世界陸棲動物區劃中東洋界和大洋洲界在東南亞一帶的分界線。印尼群島地區的動物區系具有明顯的東洋界和大洋洲界之間的過渡特徵。英國生物學傢A.R.華萊士於1860年首先在巴厘與龍目、加裡曼丹與蘇拉威西、菲律賓與桑吉和塔勞島之間劃出一條大洋洲界動物(如有袋類的袋貂)分佈的最西界線,被命名為華萊士線。此線後來又經T.H.赫胥黎和E.邁爾兩位動物學傢做瞭修訂。另一位動物學傢R.萊德克在印尼東端劃瞭一條東洋界動物(如飛蜥)分佈的最東界線,稱為萊德克線。韋伯又又在此過渡區內劃出一條兩界動物成分呈現均衡的分界線,稱韋伯線。此線靠近澳大利亞,表明東洋界成分在此過渡區內的擴展甚於大洋洲界成分。由於這個地區介於兩大界之間,有人主張劃為特殊的動物地理區,稱華萊士區。近年來板塊構造說證明,這個地區相當於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的相撞部分。因此,對本區生物區系與板塊漂移關系的研究,頗引人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