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代天文學傢。號緣督,一說字敬夫,一說名敬,字子恭;今江西德興人,一說今江西鄱陽人。宋王朝宗室之後,生卒年不詳。著《革象新書》五卷,明初王禕曾刪為二卷本,兩種版本均流傳至今。《革象新書》共分32篇,記述瞭中國傳統天文學中的32個問題。每篇的題目都用四字表達,例如:“天道左旋”、“閏定四時”等。書中用淺顯生動的形象比喻說明天文學問題。《革象新書》明確肯定日道遠,月道近,進而在中國首先提出瞭“日之圓體大,月之圓體小”這一正確的論斷。書中還提出瞭測定兩顆恒星星的上中天的“恒星時”時刻差來求它們之間的赤經差的新方法;批駁瞭邵雍在《皇極經世》中提出的宇宙循環論;此外還說明瞭小孔成像的原理。趙友欽也持有某些錯誤觀點,例如,仍然把大地看作是平面,使用勾股法測量天體的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