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射電天文學傢。1913年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1935年獲墨爾本大學碩士學位,1953年被授予墨爾本大學科學博士學位。克裏斯琴森是澳大利亞科學院院士。1960年以來任澳大利亞全國無線電科學委員會主席,1964~1970年年任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副主席,1978年又被選為國際無線電科學協會主席。1937~1948年從事天線工程,在發展通訊天線方面有所創建。1948年他投入當時正在開創的射電天文工作。起先參與瞭中性氫21厘米譜線的實測驗證,以後三十年中,他先後在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工業組織和悉尼大學從事射電天文的研究和教學工作。他的主要貢獻有:在五十年代初期創制柵形多天線射電幹涉儀,以簡便、靈活的方法解決瞭射電望遠鏡分辨率的難題;1953年首先發展瞭利用地球自轉進行孔徑綜合的方法,並於1955年發表應用這種方法進行太陽射電成像觀測的結果。這種方法在以後射電天文的發展中起瞭重大的作用。他在發展射電天文方法方面有廣泛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