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全息術原理製成的光學元件,主要指:立體透鏡、全息光柵、全息濾光片、全息掃描器等。它的主要特點是:①全息光學元件是一種薄膜系統,所以具有重量輕的優點;②由於多個全息圖可以記錄在同一張底片上,所以可以得到空間重疊的全息光學元件;③它的成像特性隨波長而變,所以有很大的色差;④由於它是衍射光學元件,所以不能同時得到大視場和大出射光瞳;⑤不能單獨提供一個系統的功用,比如望遠鏡全息圖不能提供角放大率。

  由以上的特點可以看出全息光光學元件的優點和缺點,同時可以知道它不能完全代替一般的光學無件,隻能與其同時用於光學系統中。通常全息光學元件用於單色光或窄光譜帶的情況下較為優越。

  全息透鏡 一般是用兩球面波或一平面波與一球面波相幹疊加而制得全息圖。全息透鏡也有同軸與離軸兩種類型,能起到透鏡的作用,實際上是菲涅耳波帶片或變形瞭的菲涅耳波帶片(見菲涅耳衍射)。有像差,產生的原因是記錄媒質處理前後的形變、再現時的波長的改變及復位精度等。全息透鏡也可以用計算機法制作。

  全息光柵 是由兩平面波相幹疊加而得到的全息圖。目前不僅制出瞭平面光柵而且還制出瞭凹光柵和集光光柵。由於全息光柵也可以用兩球面波來制得,這樣得到的光柵還具有自聚集能力,用它來制造單色儀可以省去準直鏡和會聚鏡。

  全息濾光片 兩平面波夾角接近180°且都垂於記錄表面這樣得到的全息圖就是全息濾光片。其條紋間隔為 λ/2。使用時當入射光是復色光時,隻有滿足佈喇格衍射角條件的某波長的光才能衍射再現出來,從而起到濾光片的作用。其波長半寬度較幹涉濾光片窄得多。

  全息掃描器 是由照相法得到但大多數情況都是由計算機產生的全息圖。通常是把一記錄媒質分割成若幹等分,每一小部分都是按所需要的兩束相幹光疊加而得到的全息圖。再現時用一束已知的光照射全息圖,同時按一定規律移動這個全息圖,就會在預定的位置得到再現光,而且隨著全息圖的移動,再現光的方向不斷改變著,所以也把它叫作全息光偏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