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數學傢,物理學傢,哲學傢。1623年6月19日生於克萊蒙費朗,1631年移居巴黎。1635年左右開始對數學發生興趣,1639年隨父親參加巴黎數學和物理學界的學術活動,1640年提出瞭射影幾何中的帕斯卡定理。1642~1644年,他設計並創制瞭歷史上第一架機械電腦器。1646~1648年,重做E.托裏拆利真空實驗並研究有關問題。1651~1654年,進行瞭關於液體的平衡以及空氣的重量等研究。1654年,提出二項式展開的係數的三角形排列法,即帕斯卡三角形形。他又和P.de費馬共同奠定瞭概率論的基礎。1654年11月23日,接受第二次洗禮。1655年,退隱於波爾-魯耶爾修道院。1656~1657年,作《與鄉人之書》十多篇,批判耶穌會派。1658~1659年,研究擺線問題,間接地促進瞭微積分學的形成和發展。帕斯卡體弱多病,這使他的科研活動受到影響。1662年8月19日在巴黎病逝。

  在物理學方面,帕斯卡的主要貢獻在於對大氣壓強和液體靜力學的研究。1643年,意大利科學傢托裡拆利用水銀柱做實驗,證實瞭大氣壓強的存在;帕斯卡受其啟發,於1646~1647年在魯昂和巴黎以不同的方式重做過一系列實驗。他在巴黎教堂的尖頂上做過實驗;還設想瞭在山頂和山腳分別觀測大氣壓強的實驗,委托其姐夫F.佩裡埃進行。佩裡埃於1648年在多姆山作瞭實驗,成功地證實瞭大氣壓強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帕斯卡迅即將實驗結果公諸於世,引起瞭物理學界的註意。1649~1651年,佩裡埃又根據帕斯卡的指示,進行瞭一系列的氣壓觀測,證實瞭水銀柱的高度與當時當地的大氣條件有關,從而預示瞭氣壓計用於氣象預報的前景。

  1651~1654年,帕斯卡研究瞭液體靜力學和空氣重量的各種效應,經過數年的觀察、實驗和思考,綜合成關於液體的平衡的物理學論文。他提出瞭著名的帕斯卡原理,即:加在密閉液體任何一部分上的壓強,必然按照其原來的大小由液體向各個方向傳遞。同時,他還提出瞭連通器原理和後來得到廣泛應用的水壓機的最初設想。他又指出器壁上所受的由於液體重量而產生的壓強,僅僅與深度有關;他用實驗,並從理論上解釋瞭與此有關的液體靜力學佯謬現象。

  他的物理學著作有:《關於真空的新實驗》(1647),《液體平衡的大量實驗之報導》(1648)和《論液體的平衡和空氣的重量》(1663)。在哲學方面,還著有《思想錄》(1670)等。

  為瞭紀念帕斯卡研究大氣壓強所作出的貢獻,壓強的單位帕斯卡,就是以他的姓氏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