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顆經推算預言必將重新出現而得到證實的著名大彗星。當它在1682年出現後,英國天文學傢哈雷註意到它的軌道與1607年和1531年出現的彗星軌道相似,認為是同一顆彗星的三次出現,並預言它將在1758年底或1759年初再度出現。雖然哈雷死於1742年,沒能看到它的重新出現,但在1759年它果然又回來,這是天文學史上一個驚人成就。這顆彗星因而命名為哈雷彗星。它的公轉週期為76年,近日距為8,800萬公裡(0.59天文單位),遠日距為553億公裡(35.31天文單位),軌道偏心率為0.967。當它在1835年和1910年兩次出現時,人們進行瞭更多的觀測。1910年5月它的亮度達1等星,早晨可見;5月17日彗尾長達視角100°;5月18日經過太陽圓面前,看不見一點痕跡。這表明彗核很小,彗發和彗尾稀薄透明;5月19日至21日,彗尾長達140°,橫跨半個天空,和銀河爭輝,實際長度達到2億公裡,掃過地球,對地球卻毫無損害。中國史書上對哈雷彗星的出現有詳細記載。論記錄時間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說: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鬥。”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關於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論所記內容之早,則首推西漢的《淮南子》。《淮南子·兵略訓》說:“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據中國天文學傢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從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現,中國都有記載,其次數之多和記錄之詳,是其他國傢所沒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質量估計小於10萬億噸。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則彗核半徑應小於15公裡。估計它每公轉一圈,質量減少約20億噸,這隻是其總質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還會存在很久。

哈雷彗星從出現到消失的變化過程(1910年)

  哈雷彗星下次將在1986年2月9日過近日點,從1982年起,用大望遠鏡就可找到它,天文觀測可到1989年;最好的觀測時刻是1985年11月18日,那時它離地球1億公裡,離太陽25,000萬公裡,位於昴星團附近,整夜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