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γ衰變,原子核通過發射γ光子(或稱γ射線)從激發態躍遷到較低能態的過程。γ躍遷的性質與躍遷前後能級的性質有關,通過對它的研究,可以瞭解原子核能級特性及原子核反應機制。

  γ光子的能量等於躍遷前後核能級能量之差,在千電子伏到兆電子伏之間。

  γ躍遷的多極性 指γ躍遷的電磁性質和輻射的多極級,是γ躍遷的重要特性之一。通常用符號E 表示電躍躍遷,用符號 M表示磁躍遷。當輻射帶走的角動量為Lħ時,其多極次為2LL是角動量量子數,

h為普朗克常數。如 L=1的輻射稱為偶極輻射, L=2的輻射稱為四極輻射, L=3的輻射稱為八極輻射,其餘類推。符號E1、E2、E3等分別表示電偶極輻射、電四極輻射、電八極輻射等;符號M1、M2、M3等分別表示磁偶極輻射、磁四極輻射、磁八極輻射等。

  輻射帶走的宇稱和角動量量子數的奇偶性相同的為電多極輻射,相反的為磁多極輻射。因此,電多極輻射的宇稱為(-1)L,磁多極輻射的宇稱為(-1)L+1

  由輻射的角動量和宇稱可定出γ躍遷的多極性,反之亦然。研究γ躍遷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從實驗定出γ躍遷的多極性,以檢驗理論的正確性。

  γ躍遷幾率 指單位時間內發生γ衰變的幾率,是γ躍遷的又一重要性質。

  由多極輻射理論,可以得到電2L極輻射的躍遷幾率λE(L)和磁2L極輻射的躍遷幾率λM(L)的公式如下

其中B(EL)和B(ML)分別是EL躍遷和ML 躍遷的約化躍遷幾率,k是γ光子的波數,它與γ光子能量Eγ的關系是:

  由上面公式可見,躍遷能量越大,γ躍遷幾率也越大。

  實驗上可以通過測量γ衰變的半衰期或平均壽命求得γ躍遷幾率,以便和理論進行比較。

  γ躍遷的選擇定則 根據角動量守恒定律,對於自旋為Ii宇稱為 πi的始態到自旋為If宇稱為πf的末態的γ躍遷,光子帶走的角動量量子數L可以取下列數值:

根據宇稱守恒定律,光子帶走的宇稱πγ由下式決定

另外,關於躍遷幾率數量級的比較,有下面三點結論:①同級的電躍遷幾率大於磁躍遷幾率;②多極級越低,躍遷幾率越大;③一般講,磁2L極的躍遷幾率與電2L+1極的躍遷幾率有相同的數量級。

  由上述角動量守恒和宇稱守恒的討論以及躍遷幾率數量級的比較,可以得出始態(Iiπi)到末態(Ifπf)的躍遷選擇定則,如表所示。表中ΔI和Δπ分別表示始末態自旋角動量和宇稱的變化,括號內的躍遷多極性表示有可能與括號前的躍遷同時出現。根據躍遷選擇定則,可以從始末態的自旋和宇稱定出幾率最大的躍遷多極性。例如,2+0+躍遷的多極性為E2,4-2+躍遷的多極性為M2(E3)。

躍遷選擇定則

  如果已知躍遷的多極性和始末態中一個能級的自旋和宇稱,由選擇定則可以推出另一能級的自旋和宇稱。不過這樣定出的能級自旋一般有兩種或三種可能值,需配合其他數據以後,才能肯定其中之一。由實驗測得的躍遷多極性推出能級的自旋和宇稱,是核譜學的一項重要內容。

  另外,如果核初始處於比較高的激發態,由角動量守恒和宇稱守恒的討論及躍遷幾率數量級的比較,可知道它往往不能直接躍遷到基態,而要經過一系列的中間態間躍遷,這種多次相聯的γ躍遷稱為級聯γ躍遷。

  內轉換 同發出γ光子相競爭,原子核從始態躍遷到末態時不發出γ光子,而是通過原子核的電磁場同內殼層電子相互作用,直接把躍遷能量交給內殼層電子,使其發射出來,這種退激過程叫內轉換過程,發出的電子叫內轉換電子。依照發出電子束自K、L、M等殼層,相應稱為K、L、M等轉換。

  內轉換電子的能量EEγ-Be,其中Eγ為核的躍遷能量,Be為該電子的結合能。

  在相同始末態之間的躍遷,發出第L殼層內轉換電子的幾率λe(L)與發出γ射線的幾率λγ之比,定義為該殼層內轉換系數α(L)

如K殼層內轉換系數

  總的內轉換系數α為各殼層內轉換系數之和

αα(K)+α(L)+α(M)+…。

  理論分析表明,內轉換系數基本上隻同躍遷能量、核電荷數Z、躍遷多極性以及內轉換電子所在殼層有關,而同核波函數相關的矩陣元無關,因而可以對它進行比較精確的計算。大致說來,Z增大,α增加很快;隨著躍遷能量增加,α減小;L大,α也大。因此內轉換對重原子核的低能級顯得很重要。通過對內轉換系數的測量,可以很好地定出躍遷的多極性,從而確定有關能級的自旋和宇稱。

  

參考書目

 盧希庭主編:《原子核物理》,原子能出版社,北京,1981。

 P.Marmier and E.Sheldon, Physics of Nuclei andparticles,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and London,1969.

 E. Segrè, Nuclei and particles, 2nd ed., W.A.Benjamin, Reading, Mass.,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