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德國物理學傢。1906年7月2日生於德國的斯特拉斯堡(今屬法國)他在法蘭克福大學學習物理,在慕尼克大學研究理論物理學,並於1928年在慕尼克大學獲博士學位。他的論文是關於電子衍射理論的,迄今仍有重大價值。1929年研究晶體中能級的劈裂,指出晶體中的對稱電場對其能級的影響。1930~1933年在慕尼克大學和蒂賓根大學任教。在這段時間內,他曾赴英國隨E.盧瑟福及赴義大利隨E.費密進行研究工作。1933年離開德國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和佈裡斯托爾大學,1935年年赴美國康奈爾大學任教。1941年入美國藉。

  1936~1937年期間,貝特及其兩個合作者在美國《近代物理學評論》上發表瞭總結原子核物理學的長篇著作,成為其後幾十年間供後人參考引用的標準文獻。在這一著作中,他澄清瞭當時的核力理論、核結構理論及核反應理論。

  1938年貝特推測太陽能源可能來自它的內部氫核聚變成氦核的熱核反應,但直接反應是不可能的,他提出瞭“碳循環”的解釋,即1個碳-12相繼地與3個氫核(質子)反應,形成氮-15,再通過與第4個氫核聚變釋放出1個氦核(α 粒子)和最初的碳-12而產生出能量。主要由於這一貢獻使他獲得瞭196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貝特在其他方面的工作包括發展瞭電子對產生理論和研究瞭各種物質阻擋高速帶電粒子的本領。1947年他最早用重正化理論計算瞭蘭姆移位,準確地解釋瞭這個一度使人困惑的實驗。他和E.E.薩耳彼特提出瞭著名的貝特-薩耳彼特方程,在輕核理論、介子理論和合金的有序-無序態理論等方面也有貢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貝特任曼哈頓計劃的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理論物理部主任,負責設計原子彈。原子彈的研制成功和在廣島、長崎相繼投下原子彈,使他產生瞭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他提醒人們註意核威脅的存在和需要對核武器加以監督。

  1954年貝特當選為美國物理學會會長,1957年成為英國皇傢學會外籍會員和美國科學院院士。1961年被授予費密獎。1970年貝特回到天體物理問題的研究。他和一些合作者計算瞭中子星內部的物質分佈,說明瞭中子星的最大可能質量小於太陽質量的 2倍。1978年他研究瞭巨星引力坍縮所引起的超新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