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伊斯蘭教國傢所使用的曆法,其中有兩種曆法最為有名,並且一直沿用直至如今。一種是以黑蚩拉(Hijra)為紀元的回曆;另一種是以伊嗣侯(Yazdegerd)為紀元的波斯曆。

  回曆為太陰曆,黑蚩拉的意義是遷移,穆罕默德從麥加遷移到麥迪那,選擇瞭與太陰曆的朔日相合的一天定為回曆紀元,所以回曆又叫穆罕默德曆。穆斯林又稱回曆紀元為至聖遷都元年。回曆元年1月1日相當儒略曆西元622年7月16日。回曆一年為

日,分十二個月,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十二個月名是:

  一月大 穆哈蘭姆(Muharram)        30天

  二月小 色法爾(Saphar)          29天

  三月大 賴比兒·敖外魯(Rabia-al-awwel)  30天

  四月小 賴比兒·阿赫爾(Rabia-al-accher)  29天

  五月大 主馬達·敖外魯(Jomada-al-awwel) 30天

  六月小 主馬達·阿赫爾(Jomada-al-accher) 29天

  七月大 賴哲卜(Rajab)           30天

  八月小 舍爾邦(Shaaban)          29天

  九月大 賴買丹(Ramadan)         30天

  十月小 閃瓦魯(Shawwal)         29天

 十一月大 都爾喀爾得(Dulkaada)       30天

 十二月小 都爾黑哲(Dulheggia)         29天

平年354日,閏年於第十二月末加一日為355日。凡30年有11閏。

  回歷推七曜法:設A為回歷紀元年數,

A1=A-1,A1=10a+bm=月系數,d=日次,月系數表如下:

右下角q表示取括弧內商數的整數部分。則

P+m+d-2-2(a-2b)≡W(mod7),

上式意思是:用7去除其左邊的總和,得餘數 WW為七曜名。

  七曜表如下:

  波斯歷為太陽歷,伊嗣侯指波斯王伊嗣侯三世,他登王位之年(632年)改歷,故歷元從這年起。波斯歷伊嗣侯紀元元年1月1日相當公元632年6月16日。公元840年左右的花拉子模所撰的歷數書(al-Khwārizmi's Zij)卷首記錄瞭波斯歷。其中寫道:“問:為什麼說從阿拉伯歷(按即回歷)年月日化為波斯歷時,即以所屬月份加30或29天連同已過年的日數,減去3,624,除以365而得?答:歷中所用波斯紀年,是從伊嗣侯王(三世)登位時開始,它同回歷歷元相差3,624天,所以你從回歷累計日數減去這數,所餘的數即是從波斯歷紀年開始的日數。波斯歷以一年為365天,故除365,餘數是波斯紀年日數,商數是波斯紀年的年數。問:為什麼說,當你要知道波斯各年一月月首七曜,以波斯歷伊嗣侯紀年已過年數,加三,滿七除之,即得年首為何曜?答:理由是波斯紀年的第一年元旦是火曜日,從日曜日算起到這天凡三天,所以要加三。又每年為365天,滿七除之,餘一天,所以即以三加所過年數,滿七除之,命日曜日算上,即得一月月首的曜日。問:為什麼說,假如你要知道任何月月首七曜,即把年首七曜加二即得,但第八月除外?答:理由是波斯紀年各月都是30天,以七除之餘二,第八月35天,七除適盡,故除外。”(據The al-Muthannâ'sCommentary  on  the Astronomical Tables of al-Khwārizmi,Bernard R.Goldstein譯本,1967。)

  波斯歷十二個月的名稱如下,其中波斯文的譯名據貝琳《七政推步》。按《七政推步》紀元用回歷,但月名用波斯名。

     婆羅缽文(Pahlavi)  波斯文

  一月 法伐第諾       法而斡而丁

     (Fravardino)    (Farwardin)

  二月 阿達伐希       阿而的必喜世

     (Ardavahist)    (Ardibihischt)

  三月 荷伐達特       虎而達

     (Horvadad)     (Churdâd)

  四月 咥爾         提爾

     (T刮r)       (T刮r)

  五月 阿姆洛達特      木而達

     (Amerôdad)     (Murdâd)

  六月 沙脫伐洛       沙合列斡而

     (Shatvairô)    (Schahriwâr)

  七月 密脫洛        列黑而

     (Mitrô)      (Mihr)

  八月 阿凡         阿班

     (Âvân)       (Âbân)

  九月 阿脫洛        阿咱而

     (Âterô)      (Âdhâr)

  十月 臺諾         答亦

     (D刮nô)       (Dei)

 十一月 縛呵曼        八哈慢

     (Vohûman)      (Bahman)

 十二月 斯班達馬特      亦思番達而麻的

     (Spendarmad)    (Isfandarmadh)

  波斯歷的每日日名也有專名,其中1月19日、2月3日、3月6日、4月13日、5月7日、6月4日、7月16日、8月10日、9月9日、10月24日、11月2日、12月5日則是以月名作為日名,即日月同名。在伊嗣侯紀元375年即公元1006年時,曾把每年多餘的五天放在十二月末。

  波斯歷推七曜法:設A為波斯歷伊嗣侯紀元年數,A1=A-1,m=月系數,d=日次,則

        A1+m+d+2≡W(mod7),W為七曜名。月系數表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