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母體。一個統計問題所研究的物件的全體。總體中的每一單元成員稱為個體。例如,研究工廠生產的某種產品品質時,該工廠的全體產品是總體,每件產品是個體;調查某縣農民傢庭情況時,該縣的全體農戶是總體,每一農戶是個體;為治理某一江水的污染問題,以500毫升水為單位進行各種化驗,這一條江的江水是總體,每500毫升的水是個體。當總體中所含的個體總數是有限時,稱為有限總體,否則,稱為無限總體。若總體所包含的個體很多,或者調查所用的手段是毀損性的,那麼要調查所有的個體去瞭瞭解總體常不可能,因此常用抽取部分個體進行觀測,這樣抽取出的一組個體稱為樣本。

  從樣本推斷總體是統計推斷的基本任務。為瞭進行統計推斷,需要對總體給出數學描述。一般的統計問題中隻涉及個體的一個或幾個數量指標,因此在數學上常把個體的數量指標x(一維的或多維的)取值的全體作為總體,指標值x為個體。x在總體中分佈的情況,可用分佈函數(見概率分佈)描述,稱之為總體分佈。數量指標x就看作是服從這個分佈的隨機變量。這樣,一個總體就可以用一個隨機變量x(數量指標)或其分佈函數F(x)表示。在實際問題中,總體分佈一般為未知或分佈中所含的部分參數為未知,需要通過樣本去估計。

  例如,在產品質量問題中,若產品隻分為合格品(記為0)和不合格品(記為1),則總體就是一些0和1組成的集合。若1在總體中所占的比例為p,則0占的比例就是1-p,總體分佈就可用概率p(x=0)=1-pp(x=1)=p表示。又如在污染問題中,若水的污染程度用有機物質和毒性元素的含量作為指標,則化驗每500毫升的水可得兩個數:有機物含量x和毒性元素含量Y,總體就可用二維隨機變量(xY)或二維分佈函數F(xy)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