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解決盈虧類問題的一種算術方法。成書於西元1世紀的中國古代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專辟一章名為“盈不足”。其中第一個問題是:“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問人數、物價各幾何?”這是有關盈不足術的典型問題,可用通用的數學符號表示如下:設每人出α1,盈(或不足)b)1,每人出α2,盈(或不足)b2,其中在“盈”時,b1b2>0,“不足”時,b1b2<0。《九章算術》給出瞭這個問題的一般解法,即平均每人應出錢數x,人數p和物價q,可分別用下列公式計算:

, (1)

, (2)

。 (3)

在上述問題中,由公式(2)(3)可得人數 p=7,物價 q=53。盈不足術是中國數學史上的一項傑出成就。用盈不足算法不僅能解決盈虧類問題,而且能解決一些更復雜的問題。

  在11~13世紀一些阿拉伯數學傢的著作中,也出現瞭盈不足術,並稱之為天秤術或契丹算法。當時阿拉伯人所說的“契丹”,即指中國。在歐洲中世紀,為瞭解決px-q=0這種類型的問題,有時用到所謂“雙設法”,即通過兩次假設以求未知數的方法。這種方法的大意是:設α1α2x的兩個假設值,b1b2是差值,這時有:

, (4)

。 (5)

(4)-(5),得 ,則 。(4)· α 2-(5)· α 1,得 ,所以

於是

數學發展起來之前,雙設法是中世紀歐洲解決算術問題的一種主要方法,並導致瞭正負號(+,-)的創用。當時這種方法還有許多別的名稱,如雙假位法或迭借術,增損術或盈朒術等。13世紀著名意大利數學傢 L.斐波那契在《算盤書》中說:“契丹法,阿拉伯名詞。拉丁譯文當為迭借法,……亦可稱增損術。”明確指出瞭這種方法的淵源。因此,可以認為,正是中國古代的盈不足術經由阿拉伯傳入歐洲,在歐洲數學發展中起瞭重要的作用。明代之後,中國傳統數學逐漸失傳,西方數學陸續傳入中國。李之藻與利瑪竇共同編譯《同文算指》10卷(1613),載有雙設法,譯稱“迭借互征”。於是,誕生於中國的盈不足術,經過一段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又重新回到瞭中國。

  在現代數學中,求解線性方程已無需用盈不足術。但為計算高次數字方程或函數方程f(x)=0的實根近似值,有時還要用到公式

,顯然此即公式(1)。在代數學和近似計算中,這種方法一般稱為弦截法或線性插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