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數學傢。1891年9月14日生於米洛柳佈鎮一個鄉村牧師的傢庭。1914年畢業於彼得堡大學物理數學系。1920年任彼得格勒大學教授,1929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從1934年起任蘇聯科學院斯捷克洛夫數學研究所所長。19833年3月20日去世。

  他的主要貢獻在解析數論方面。1934年提出瞭估計外爾三角和的新方法,對華林問題作瞭重大改進(見堆壘數論)。1937年他引進瞭線性素變數三角和

p取素數)並得到瞭它的非顯然上界估計,從而證明瞭:存在正數с使得每個大於с的奇數是三個奇素數之和,這一結果通常稱為哥德巴赫-維諾格拉多夫定理或三素數定理。他一生不斷完善和發展估計各種三角和的方法,在許多著名數論問題上得到重要結果。他的方法已成為解析數論的強有力的工具,並在分析學、近似計算、概率論及數學物理等領域得到應用。

  蘇聯政府曾多次褒獎維諾格拉多夫的重要貢獻。他還被選為20多個國傢的科學院和學術組織的院士和名譽會員。

  他的主要著作有《數論基礎》(1981,第9版;中譯本,1952,第5版)、《特殊形式的三角和方法》(1976)和《數論中的三角和方法》(1980,第2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