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指由疫黴屬(Phytophthora)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表現為葉斑、幼苗猝倒、根莖腐、冠腐、枝幹潰瘍和果實腐爛等,植株受害部位產生邊緣不明顯的黑褐色水漬狀病斑,可迅速引起病部的壞死和腐爛,空氣潮濕時,病部尤其是葉背面產生疏鬆的白色黴層,即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疫病可導致對植物的毀滅性破壞。在全世界廣泛分佈,高溫、高濕地區尤其猖獗。在中國對農業威脅較大的疫病主要有由棕櫚疫黴(P.palmivorra)引起的橡膠樹割面條潰瘍和季風性落葉病、胡椒瘟病,由寄生疫黴(P.nicotianaevar.parasitica)引起的劍麻斑馬紋病,由致病疫黴(P.infestans)引起的馬鈴薯晚疫病、番茄晚疫病等。(見彩圖)

馬鈴薯晚疫病

  疫黴屬真菌中不同種的寄生性程度差別很大,寄生程度高的如致病疫黴有生理分化現象,存在許多不同的生理小種。各種疫黴菌的寄主范圍也很不相同,如致病疫黴隻侵染1~2種植物,而樟疫黴可危害50科273個屬。有的一種植物上可以發生好幾種疫黴病,如橡膠樹、柑橘、番茄、茄子等。病菌以卵孢子、厚壁孢子或菌絲體越冬,寄生程度高的疫黴菌在植物的枝條、貯藏器官或病殘體上存活,寄生程度低的還可在土壤內存活。以孢子囊內的遊動孢子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病菌從植物的自然孔口或傷口侵入。在田間主要通過氣流、雨水和灌溉水傳播。由於病程短,再侵染發生頻繁,在多雨潮濕的條件下疫病的流行速度特別快。

  防治可采取選育抗病品種、做好田園清潔、減少侵染源,以及加強栽培管理等措施。由於疫病流行速度快,生長季應做好發生和流行的預測預報,並及時噴藥控制蔓延。藥劑中銅制劑、有機硫劑、有機氯劑等是較好的保護劑;乙磷鋁和瑞多黴是較好的內吸治療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