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數學傢,邏輯學傢,華沙邏輯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1902年1月14日生於華沙。1983年逝世。在華沙大學數學系學習時曾師事J.武卡謝維奇,1924年畢業於華沙大學,獲博士學位。1926年任華沙大學講師。1939年移居美國。從1942年起在伯克利加州大學任教。1946年起任數學教授。曾為《符號邏輯學報》主持編務。

  塔爾斯基的研究工作涉及一般代數、測度論、集論、數理邏輯和數學基礎以及元數學等領域,其中尤以對邏輯語義學的研究究引人註目。

  塔爾斯基認為邏輯學很早就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但隻是在現代,邏輯學才得到極大的發展和完全的改造,其學科性質類似於數學,而以這一形式出現的邏輯學,就被稱為數理邏輯或符號邏輯。

  塔爾斯基指出:語義學悖論的成因在於自然語言的含糊性。起先,B.A.W.羅素為瞭要排除語義學悖論,曾有意將類型論擴展為分展語言論。塔爾斯基沿此發展和形成瞭理論語義學,開展瞭關於對象語言和元語言的研究方向。

  塔爾斯基的主要著作有《初等代數和幾何的判定法》(1948)、《邏輯、語義學、元數學》(1923~1938,1956)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