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水是一種資源。廢水中含有多種有用的物質,如果不經過處理排放出去,不僅浪費資源,而且污染環境。因此必須註意廢水的處理和重複利用,以及廢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利用。

  近幾十年,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用水量和廢水排放量迅速增加,已經造成許多地區嚴重的水資源緊張和環境污染。據亞洲太平洋地區調查,預計到西元2000年,各國需水量將分別增加30~100%。在水資源日趨緊張和污染加重的情況下,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的重複利用,日益受受到重視,並且成為缺水地區解決水資源問題的一種常用的方法。在可供工業利用的水源中,污水處理廠的出水是常年可用的。

  廢水中有用物質的回收利用,可以做到減輕或消除對環境的污染,又獲得經濟效益。在廢水處理中應考慮采用清污分流分別處理的方法。工業廢水通常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污染濃度高而流量小,如生產污水和廢液;另一種是污染濃度低而流量大,如間接冷卻水。前者可采用特定的工藝處理,後者一般不需要處理或隻作簡單處理就可回用。需外排的工業廢水應在廠內作適當處理後排入城市下水道再同生活污水合並處理。廢水處理的中間濃縮產物和污泥的回收利用,以及最終無害化處理是杜絕再次污染的關鍵步驟,對於廢水和污泥的最終處理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廢水的處理方法見廢水物理處理法、廢水化學處理法、廢水物理化學處理法、廢水生物處理法。

  主要途徑 經過妥善處理的城市污水和工業廢水,首先可用於灌溉農田、養魚、養殖藻類和海帶等水生生物。這樣,既利用瞭廢水和其中的肥分,又使廢水得到進一步凈化。其次可用作工業用水,如在電力工業、石油開采和加工工業、采礦業和金屬加工工業中,把處理後的廢水用作冷卻水、生產過程用水、油井註水、礦石加工用水、洗滌水和消防用水等。水質不能滿足某些工藝的要求,可在廠內進行附加處理。此外,還可作為城市低質給水的水源,用作不與人體直接接觸的市政用水,如廁所用水、空調用水、消防用水、噴泉水、綠化帶噴灌用水等。在不用地下水作飲用水水源的地區,可回灌地下水。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首先要循環利用廢水,如造紙廠回用白水,以減少洗滌水用量。煤氣發生站排出的含酚廢水,一般應通過處理後閉路循環使用。各種設備的冷卻用水都應循環使用。在某些情況下,廢水可順序使用,即將某一設備的排水供另一設備使用。例如,鍋爐水力沖灰系統可利用任何車間排出的沒有臭味、不含揮發性物質的廢水;用鋼廠冷卻水補充煙氣洗滌水;用酸性礦坑廢水洗煤等等。酸和堿是工業上的重要物資,需求量大,所以,酸性和堿性廢水常重復使用或轉供他廠使用。某些含氨(高於1~2%)廢水可以肥田。食品工業廢水的性質和城市污水類似,經妥善處理後可用於農田灌溉和養殖業。

  中水道 通過中水道輸送經過處理後符合相應水質標準的水作為低質給水,是解決供水緊張的重要途徑之一。例如日本對中水道作瞭較長時間的研究,並已開始使用。在某些城市以污水處理廠經過三級處理的出水聯結相應的配水管,作為城市消防、洗車等水源,並制定瞭中水道水質標準。

日本現行的中水道水質標準

  廢水回收利用後,仍有一些有害物質隨水排出;另外,也有一些目前尚無回收利用價值的廢水排出。這些廢水在排入天然水體前必須作無害化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