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的廢水處理方法主要分為物理處理法、化學處理法和生物處理法三類。

  物理處理法 通過物理作用分離、回收廢水中不溶解的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包括油膜和油珠)的廢水處理法,可分為重力分離法、離心分離法和篩濾截留法等。屬於重力分離法的處理單元有:沉澱、上浮(氣浮)等,相應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沉砂池、沉澱池、隔油池、氣浮池及其附屬裝置等。離心分離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使用的處理裝置有離離心分離機和水旋分離器等。篩濾截留法有柵篩截留和過濾兩種處理單元,前者使用的處理設備是格柵、篩網,而後者使用的是砂濾池和微孔濾機等。以熱交換原理為基礎的處理法也屬於物理處理法,其處理單元有蒸發、結晶等。

  化學處理法 通過化學反應和傳質作用來分離、去除廢水中呈溶解、膠體狀態的污染物或將其轉化為無害物質的廢水處理法。在化學處理法中,以投加藥劑產生化學反應為基礎的處理單元是:混凝、中和、氧化還原等;而以傳質作用為基礎的處理單元則有:萃取、汽提、吹脫、吸附、離子交換以及電滲析和反滲透等。後兩種處理單元又合稱為膜分離技術。其中運用傳質作用的處理單元既具有化學作用,又有與之相關的物理作用,所以也可從化學處理法中分出來,成為另一類處理方法,稱為物理化學法。

  生物處理法 通過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液、膠體以及微細懸浮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穩定、無害的物質的廢水處理法。根據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處理法又可分為需氧生物處理和厭氧生物處理兩種類型。

  廢水生物處理廣泛使用的是需氧生物處理法,按傳統,需氧生物處理法又分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兩類。活性污泥法本身就是一種處理單元,它有多種運行方式。屬於生物膜法的處理設備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池以及最近發展起來的生物流化床等。生物氧化塘法又稱自然生物處理法。

  厭氧生物處理法,又名生物還原處理法,主要用於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和污泥。使用的處理設備主要為消化池。

  廢水中的污染物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指望用一種處理單元就把所有的污染物去盡,往往需要通過由幾種方法和幾個處理單元組成的處理系統處理後,才能達到要求。

  廢水處理的分級 按處理程度,廢水處理(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和某些工業廢水)一般可分為三級。

  一級處理的任務是從廢水中去除呈懸浮狀態的固體污染物。為此,多采用物理處理法中的各種處理單元。一般經過一級處理後,懸浮固體的去除率為70~80%,而生化需氧量(BOD)的去除率隻有25~40%左右,廢水的凈化程度不高。

  二級處理的任務是大幅度地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以BOD為例,一般通過二級處理後,廢水中的BOD可去除80~90%,如城市污水處理後水中的BOD含量可低於30毫克/升。需氧生物處理法的各種處理單元大多能夠達到這種要求。

  三級處理的任務是進一步去除二級處理未能去除的污染物,其中包括微生物未能降解的有機物、磷、氮和可溶性無機物。

  三級處理是高級處理的同義語,但兩者又不完全一致。三級處理是經二級處理後,為瞭從廢水中去除某種特定的污染物,如磷、氮等,而補充增加的一項或幾項處理單元;至於高級處理則往往是以廢水回收、復用為目的,在二級處理後所增設的處理單元或系統。三級處理耗資較大,管理也較復雜,但能充分利用水資源。目前有少數國傢建成瞭一些污水三級處理廠。

  

參考書目

 R.S.Ramalho,Introduction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es,Academic Press,New York,1977.

 E.D.Shroede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McGraw-Hill,New York,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