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因態度上的紊亂而對事物表現出的不適當或不協調情緒的異常心理現象。

  西元前4世紀的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曾對躁狂癥和憂鬱癥(19世紀以前對抑鬱癥的稱謂)作瞭詳細的描述。西元1世紀的阿雷提烏斯已觀察到躁狂和抑鬱的行為有時會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並且源於同一種疾患。在19世紀,比奈爾曾以羅馬皇帝提比略和法蘭西國王路易十一為例,對憂鬱癥作瞭生動的說明。

  情感障礙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發生在人與客觀現實關系方面的情感障礙,如情感淡漠、情感倒錯和矛盾情感等;另一類是影響整個精神生活的情緒異常,如情緒高漲、情緒低落、焦慮、強迫性情緒、情感爆發、易激惹、情感脆弱、強制性哭笑、情感衰退等。

  情感淡漠 對外界任何刺激都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如反應異常遲鈍、漠不關心、無動於衷等,常表現為面部肌肉松馳、無目標凝視及表情淡漠。這是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特征。

  情感倒錯 情感反應與外界刺激性質和相應的內心體驗不符,原因是認識活動和情感反應之間失去協調。患者情緒反應悖乎常情,如聽到親人去世的消息卻大笑等。

  矛盾情感 對某人或某事同時引起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感反應。患者可以在幾乎同一時候對一個人既憎恨又熱愛,且並不因為感到這兩種情感的對立而苦惱。這種狀況多見於精神分裂癥。

  情緒高漲 積極性情感活動顯著增強。這類患者經常洋洋自得、興高采烈、多動、多語、聯想迅速、過分自信、帶有誇大色彩;同時易激動,容易爆發怒氣,但往往轉瞬即逝,回復到原來的歡樂輕松狀態。患者的心理活動仍然保持完整,以過度欣悅的方式對周圍環境作反應,但反應與刺激的性質保持相應關系。這是躁狂抑鬱癥中躁狂狀態患者的典型表現。

  情緒低落 消極性情感活動明顯增強。患者表現抑鬱沮喪,對外界一切不感興趣,經常處於悲觀失望或冷漠被動狀態;自覺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下降;攝食和性愛等生物性需要喪失,陷入自責和失望的心理狀態中;並常有失眠或自感身體有病。嚴重者有罪惡感,常感到生不如死,有自殺企圖或自我懲罰行為。這類癥狀多見於各種抑鬱癥。

  器質性精神病患者也會有情緒高漲或情緒低落的表現;但他們在情緒高漲時的欣悅狀態常與癡呆相伴隨。

  強迫性情緒 一種與某種特殊情境或事物相聯系的不由自主的緊張恐怖情緒。這類患者明知這種緊張恐懼是不必要、不合理的,但無法加以克制和擺脫。常見的有:高處恐怖、廣場恐怖、閉室恐怖、社交恐怖或紅臉恐怖和死亡恐怖等。如患者身臨某個高地或空曠場所時,會產生恐怖情緒;而有些患者身處小屋、壁櫥、電梯或地鐵等封閉場所時,也會不由自主地產生恐怖情緒;有人見到陌生人、尤其是異性,就會情不自禁地緊張臉紅;還有的患者表現為怕死、怕患某種病、怕臟、怕接觸某種東西(如小動物)等。上列癥狀多見於強迫性神經官能癥、恐怖癥及早期精神分裂癥。

  情感爆發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爆發性情感障礙。表現為哭笑無常、吵鬧打罵、時而興高采烈、手舞足蹈、高歌狂笑,時而又嚎啕大哭、滿地打滾、橫蠻粗暴。特點是來勢迅猛、富於情感色彩,常伴有裝模作樣、撒嬌、幼稚以及戲劇性的表情動作等。但患者對周圍事物的感知並無障礙。這種癥狀多見於癔病。

  易激惹 對一般性刺激很易產生強烈而不愉快的短暫情緒反應。它表現為易激動、易怒。這類癥狀常見於神經官能癥、躁狂狀態或器質性精神病。

  情感脆弱 表現為極易傷感,遇到困難或不愉快的事,就情不自禁地傷心落淚。這類癥狀常見於癔病、神經衰弱或腦動脈硬化性精神病。

  強制性哭笑 在沒有明顯外界誘因的條件下突然出現不能自控的哭或笑,而患者既缺乏相應的內心體驗,也說不出哭笑的原因。這種癥狀常見於器質性精神病。

  情感衰退 對各種刺激逐漸喪失相應的情感反應和內心體驗,什麼刺激都難以引起情緒反應,表現為情感反應異常遲鈍。它多見於器質性癡呆狀態和晚期精神分裂癥。

  

參考書目

 B. Martin, Abnormal Psychology,Holt,Rinehart and Winston,New York,1980.

 C. E. Izard, Emotions in Personality and Psychopathology,Plenum Press,New York,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