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傢、社會心理學傢。1863年2月27日生於麻塞諸塞州的南哈德利,1931年4月26日卒於芝加哥。早年就讀於奧伯林學院,畢業後在該校任教。後又入哈佛大學攻讀哲學,獲文學士學位。1891~1893年執教於密歇根大學,此後在在芝加哥大學任教直至去世。在哲學上,他是一位實用主義者。在他看來,實用主義是一種用生物學的、心理學的以及社會學的術語來重新界定心智及自我概念的新觀點。在實用主義哲學思想指導下,他建立瞭自稱為社會行為主義的社會心理學體系,著重論述生物機體如何在社會過程中發展成為具有心智、自我及其他獨特品質的社會化個體。他用以進行社會心理分析的單元是社會性動作。認為社會性動作的最初階段是無意義的體態,它在心智產生及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無意義的體態在進化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突創”為有意義的符號或語言,從而使心智和自我得以突然出現。又認為,沒有心智及自我,人類社會就不會存在,因為人類社會最獨特的特征是以其個體成員擁有心智及自我為先決條件。人類社會的基本原則是交往,正是在交往活動中產生瞭“概括化瞭的社會態度”,可以把它稱之為“習俗”。在個體間完美交往的社會過程的運行機制中,展示出一幅人類社會的理想圖景。米德去世後,他的學生把他的講稿和文稿編成4卷文集:《當代哲學》(1932)、《心智、自我及社會》(1934)、《十九世紀的思想運動》(1936)和《行動哲學》(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