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犀科的1種,為著名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分佈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由於它具有油質好、產量高、壽命長、對環境條件適應性強等優點,分佈範圍已擴大到世界五大洲的30多個國傢,栽培面積約達1000萬公頃,年產橄欖油150萬噸左右,在世界食用植物油中占重要地位。中國唐代從波斯文譯稱齊墩果。

  常綠喬木,一般高7~12米,單葉對生,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兩端尖,表面暗綠色,背面密被銀白色鱗片狀毛。圓錐花序腋生,花萼短小,4齒裂;花冠短,4裂幾達達中部;雄蕊2;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顆。核果近球形或長橢圓形,長1.5~4厘米,成熟時紫黑色(稀綠色)有光澤。

  主要經濟用途是利用其果肉中的油脂,即橄欖油。果肉含油脂高達35~70%,且以不飽和脂肪酸為主,易為人體消化和吸收,吸收率為93.4%,高於其他植物油;又因含維生素A、D、E、K等成分,食用價值比其他油脂更高。橄欖油除供食用外,還在制藥、食品加工、紡織印染、電子和玻璃儀器制造等工業方面有特殊用途。油橄欖中的一些大果品種的果實,還可加工成鹽漬、糖漬以及酸味油漬等罐頭,營養豐富,風味獨特。油橄欖的綜合利用也很有前途。其核除做種外,尚可作為模壓品、塑料和糠醛等工業原料。樹幹是上等傢具用材,又可供雕刻工藝品用。樹葉可作飼料。用枝葉煮水可提取香脂,作興奮劑、退熱劑和降血壓劑等藥劑。餅渣可作肥料或燃料。

  中國曾在雲南蒙自、四川重慶等地曾引種過少量油橄欖。1949年後又引進瞭一些種子和苗木進行試種。現在北自江蘇連雲港、陜西西安,南到海南島,西起四川渡口市,東至臺灣,在北緯19°~34°,東經102°~121°之間的許多地區,都已有試種或栽培,其中大部分地區已開花結果,而以漢中盆地、太湖沿岸丘陵和鄂西的某些河谷丘陵生長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