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生動物門腰鞭目夜光蟲科的1屬,又稱夜光藻屬。世界各大陸沿海均有分佈。體呈球形,兩側對稱,具一層厚表膜。口緣標誌出身體中線,胞口在口緣基部。有1個自胞口區生出的觸手和1根短的縱鞭毛;觸手的緩慢運動使蟲體在水中旋轉並捕獲食物;鞭毛細小,能擺動説明攝食。細胞質線由中央原生質塊生出、分枝而又吻合、橫貫於原生質之間並與身體周圍相連。細胞質線之間有半液狀細胞質液,此液PH值為3,含有銨鹽類,其密度低於海水,因此蟲體的比重輕於海水。細胞質無色或同色,有時在體中央呈黃色色。細胞質、內有大量液泡和發光顆粒。當蟲體受到外界刺激時,能發出閃光。夜光蟲營全動物營養,可吞食大至橈足類幼蟲大小的任何浮遊動物。繁殖方式為二分裂和復分裂,以出芽方式產生蜂湧子(同形配子)以進行有性生殖。本屬動物大小一般500~1000微米,但小者僅有200微米,最大的可達3毫米(見圖)。

  夜光蟲是重要的海洋原生動物。環境適宜時能大量繁殖。如過度密集,可形成赤潮,因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而導致魚蝦死亡。夜光蟲是沿岸低鹽種,中國近海數量很多。有不同海區繁殖盛期的月份不一致,5~6月間數量高峰的出現次數較多。在密集區每平方米可達到250個以上。在南海,夜光蟲的繁殖在冬季最盛,密集區可達每平方米萬個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