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中世紀在中東、北非以及西班牙等地的伊斯蘭國傢裏,以阿拉伯文為主要文字寫成的數學著作所代表的數學。為阿拉伯數學作出貢獻的數學傢,就其各自的民族而言,並不限於是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數學著作都是手抄本,其中有不少輾轉流傳至今,收藏在世界各地的圖書館和博物館中。

  阿拉伯數學,伴隨著整個中世紀阿拉伯科學的興衰,大致上可以劃分為三個時期。

  從8世紀到9世紀中葉,阿拔斯王朝在巴格達創辦瞭“智慧之宮宮”,其中附設有天文臺和圖書館,在這裡集中瞭許多來自波斯、敘利亞、埃及和印度的學者。這一時期是以翻譯為主的數學知識傳入時期。最先是歐幾裡得的《幾何原本》,不久,印度數學傢婆羅摩笈多的著作也被翻譯成阿拉伯文。隨後阿基米德、阿波羅尼奧斯、丟番圖、托勒密等古希臘數學傢的著作也相繼被譯成阿拉伯文。這一時期的著名數學傢是花拉子米。他除瞭譯註工作之外,還編寫瞭著名的《阿爾熱巴拉和阿爾穆卡巴拉》(意為“還原與對消的科學”)、《花拉子米算書》(在許多拉丁文科學著作中以“Liber Algorismi”而聞名)等著作。現在人們常用的“代數學”(Algebra)和“算法”(algorithm)二個名詞即來源於這兩部著作的書名。

  9世紀中葉到13世紀是阿拉伯數學的興盛時期。其間在巴格達、佈哈拉、開羅以及西班牙境內的科爾多瓦和托萊多等地,出現瞭許多學術研究中心,這一時期的著名數學傢有:巴塔尼、阿佈·瓦法、卡拉基、比魯尼、奧馬·海亞姆、納西爾丁·圖西、班納等人。

  14世紀後,除15世紀在帖木耳王朝的撒馬爾幹天文臺和在此工作的卡西外,整個阿拉伯數學處於衰落時期。

  阿拉伯數學的主要成就在算術方面有:十進位值制數碼、筆算(這兩項均受到印度影響)、開高次方、若幹級數的求和公式等。在代數方面有:一次和二次方程解法(方程兩端的移項、合並)、三次方程的幾何解法、二項展開式的系數表等。幾何方面有:歐幾裡得《幾何原本》的譯註,關於平行公理問題的探討、圓周率的計算(卡西曾算至小數第16位)等。三角法方面也比古希臘和印度完備。

  從12世紀時起,阿拉伯數學通過北非的地中海沿岸向西的文化走廊逐漸傳入西班牙和歐洲。特別是十進位值制數碼、筆算、《幾何原本》的譯本等等,對西歐以至對後來整個世界數學的發展產生瞭重要影響。中國古代數學的某些內容(十進位值制記數法、比例問題、不定方程、二項展開式系數表、高次開方法、盈不足術等)也傳入阿拉伯(有些則是先經由印度)並通過阿拉伯數學再傳入歐洲。

  但是,阿拉伯數學著作中的絕大部分並未被譯成拉丁文而傳入歐洲,隻是到瞭19世紀以後,阿拉伯數學的許多內容才逐漸被整理出來。阿拉伯數學吸收瞭古希臘、印度、中國和本地區的古代數學成果,融匯東西方古代數學於一身,西傳之後,對文藝復興以後世界數學的發展,產生瞭積極的影響。另外,阿拉伯數學對比較數學史的研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