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氏體目的1科無胞漿的革蘭氏染色陰性嚴格寄生性微生物。存在於各種脊椎動物的紅細胞內或表面,或遊離於血漿中。呈短桿狀、球狀或環狀,在血漿或紅細胞內可排列成短鏈或不規則簇狀。菌體大小0.2~0.4微米。有細胞膜和染色質,分裂繁殖,不能人工培養。由節肢動物傳播,常表現為長期持續性感染,以貧血為主要特徵。對四環素敏感,抗青黴素和鏈黴素。本科下分5屬。

  無漿體屬 寄生於紅細胞內,形形成直徑0.3~1.0微米的包涵體。每一包涵體含有一個或幾個原始小體,包涵體上無附加體。隻感染反芻動物。

  副無漿體屬 除包涵體上有附加體外,其他特性同無漿體屬,隻感染鹿和綿羊。

  埃及小體屬 在紅細胞內形成直徑0.3~3.9的包涵體,隻感染鳥類和變溫動物。

  血巴通氏屬 寄生於紅細胞內或表面。血片用羅曼諾夫法染色,無或罕見環形體。

  附紅細胞體屬 存在於紅細胞內或血漿中。血片用羅曼諾夫法染色,常見有環形體。

  本科中對傢畜有致病性的主要是邊緣無漿體。經蜱傳播,主要感染牛,在病牛紅細胞中可見有細小、深染、直徑為0.3~1.0微米的包涵體,位於紅細胞邊緣,有膜與紅細胞漿分開。每一包涵體內有1~8個原始小體(真正的菌體),含DNA、RNA、蛋白質和有機鐵。每一紅細胞通常隻含一個包涵體。在高熱期紅細胞感染率可達25~50%,康復後從血中消失,但多年後仍能感染其它動物。病牛血在60℃經50分鐘失去感染力。-70℃在甘油中可保持4~5年毒力不減。滅活或減毒疫苗均可用於預防本病,可用四環素或二巰基半卡巴松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