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1科,喬木、灌木,稀為木質藤本。單葉對生或互生,極少輪生,全緣或少有鋸齒,葉基、葉柄或葉下緣齒間具腺體。花常兩性,輻射對稱,由多花組成頭狀花序、穗狀花序、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萼裂片4~5(~8),花瓣4~5或不存在,雄蕊通常插生於萼管上,2枚或與萼片同數,或為萼片數的2倍,花藥丁字著,花粉長球形、赤道面觀為橢圓形、極面觀為六裂圓形、具三孔溝和3條相間假溝。外壁兩層厚度近相等或內層稍厚,表面近光滑或具細網狀紋飾和條紋狀紋飾。常有花盤;;子房下位,1室,胚珠2~6顆,倒生,倒懸於子房室的頂端,珠柄合生或分離,花柱單一。堅果、核果或翅果,常具2~5棱;種子1枚,無胚乳;胚有旋卷、折疊或扭曲的子葉和小的幼根。染色體基數x=11,12,13。約18屬450~600種,主要產於熱帶,其中亞洲、非洲較多;亞熱帶地區也有分佈,其中風車子屬和欖仁樹屬為泛熱帶大屬。中國有6屬25種,分佈於長江以南各省,但主要產於雲南、廣東和海南,而在雲南又以西雙版納種類最多。

  使君子科中有許多有經濟價值的種類。使君子,產亞洲熱帶,中國四川、貴州至南嶺以南均有,為中藥最有效的驅蛔藥之一,對小兒寄生蛔蟲癥療效尤著,有效成分為使君子酸鉀(C5H6O5N3K)。訶子,產印度、緬甸及雲南西部和西南部,生於海拔800~1800米的疏林中,常成片生長。廣東南部和廣西南部有栽培。果實供藥用,主要含訶黎勒酸(chebulic acid,C34H36O23·2H2O)及以焦性沒食子酸[pyrogallol C6H3(OH)H3]為主的鞣質,能斂肺澀腸,為治療慢性痢疾的有效良藥。幼果幹燥後通稱“藏青果”,治慢性咽喉炎。毗黎勒,熱帶亞洲廣佈,亦產於雲南西雙版納至金平,海拔540~1350米的山坡陽處及疏林中,為溝谷及低丘季節性雨林的上層樹種之一。果入藥,主治風虛熱氣。未成熟果實用以通便,成熟果為收斂劑。果皮富含單寧,國際商品名稱“Myrobalan”,用於鞣革、制黑色染料,改進藍靛及制造墨水,亦供藥用。欖仁樹,熱帶海岸多有之,在臺灣、廣東(湛江)及雲南東南部多栽植為風景樹和行道樹。木材可為舟船、傢具等用材。種子油可食,亦供藥用。

  最早出現於晚白堊世。欖仁樹屬迄今仍常為熱帶亞熱帶上層優勢種或建群種。其餘如使君子,也多為第三紀以後的殘遺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