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及生物個體或種群的生長及生殖的外界幹擾(如寒冷、乾旱或饑餓等)及其所產生的生理效應;危及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外界幹擾(如人口增長、資源短缺或環境污染等)及其所產生的生態效應。生態壓力的研究是目前生理生態學、系統生態學和人類生態學的重要內容。

  這裏的“壓力”一詞有幾種基本含義:或指一種作用,一種生理的或生態的作用過程;或指引起這個過程的原因,如寒冷、污染等生態因數本身;或二者兼指;也有人用它指作用過程所產生的後果,即功能受幹幹擾的狀態。英語中stress原有重負之意,在物理學上指應力。該詞廣泛應用於生理學和心理學,曾被譯為“應激”、“脅強”、“逆境”等。在生理學上,一般指強大而持續的刺激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危及內環境的穩定狀態(持續饑餓、嚴重脫水等)。後來此概念引用於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

  生物個體對外界生態壓力的耐受力隨物種而異。個體在不同發育階段,耐受力也不同。成體耐受力一般比幼體高,因為成體的內環境穩定機制已成熟。生態系統也存在一定的穩定調節機制。例如,當生態系統受污染較輕時,在包括生物降解在內的各種機制作用下,系統功能基本不受影響;但當外界生態壓力超過系統調節能力時,便可能強烈破壞系統的生態平衡,使植被遭受破壞,食物鏈上各級生物受損傷甚至死亡,由此導致生態系統的結構紊亂,功能失調,生物量下降和生物生產力衰退等嚴重後果。

  物理學中與應力一詞相聯系的還有應變一詞,指物體形狀尺寸受外因(如受力、溫度變化)或內在缺陷影響而發生的相對改變值(與原有形狀尺寸的比值)。把它引伸到生物范疇,即指系統結構與功能在強大幹擾下偏離正常狀態的程度,並譯為逆變(strain)。並可用兩者的比值來表明生態系統對這種幹擾的耐受性:

  耐受性=生態壓力/生態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