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常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單葉互生,常有鋸齒,具柄,無托葉。總狀或由總狀花序集合成傘形或圓錐狀的複花序;花兩性,整齊,萼片5,宿存;花瓣5,分離,開花後脫落;雄蕊10,排成2輪,外輪與花瓣對生,內輪與萼片對生,花藥在花蕾時外向,開花時內向,成熟時以裂縫狀頂孔開裂,花絲分離,下位,無花盤;子房上位,3心皮,3室,每室有多數胚珠,生於中軸胎座上,花柱細長,通常頂端3裂。蒴果,托以宿存的花萼及宿存的花柱,成熟後室背開裂成3果瓣;種子多而而小,無翅或有翅,有肉質胚乳。染色體基數x=8,16。花粉粒具3孔溝,扁圓球形至近長球形(最長軸15~30微米)。外壁層次不清楚,有幾種具有散開的條紋。內孔薄而具突出的頂部,是一個特征。在獼猴桃科及山茶科裡,可以找到與榿葉樹科多少相似的花粉粒。本科僅有榿葉樹屬1屬共70餘種,分佈於亞洲東部、東南部和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個種分佈於非洲馬德拉群島,極少數種分佈於北美。中國有17種,其中13種為中國特有。分佈於西南部、長江流域及沿海各省區。生長於海拔250~4000米的山地、溪邊、林緣及叢林中。在浙江、江西(廬山)已有栽培,有的種類已引種國外,是庭園觀賞樹。

  對榿葉樹科的分類系統及其演化關系,有些學者認為榿葉樹科和杜鵑花科有密切的親緣關系,有許多相似的特征,故曾將它置於杜鵑花科中,但本科的花整齊、離瓣、花藥縫狀孔裂,子房3室等與杜鵑花科不同。後從杜鵑花科中分出來獨立成科。А.Л.塔赫塔江將獼猴桃科和榿葉樹科均置於杜鵑花目(Ericales)中,認為這類植物是由山茶目(Theales)演化而來。

  德國植物學傢H.斯洛伊默爾將榿葉樹屬分為二組:第一組sect.Clethra,主要特征是種子無翅;第二組sect.Cuellaria,主要特征是種子具翅。中國產的種均屬第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