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綱的1目,“edentata”意為“沒牙的”。但除食蟻獸完全無齒外,其他成員僅常缺門齒和犬齒,有的種類的頰齒缺釉質,無齒根。第三紀時,貧齒目動物曾盛極一時,有的體大如牛,現均滅絕。本目的演化中心在南美洲,從化石上看,北美的此類動物是由南美遷入的。現生種類約31種,分歸屬於3科:①食蟻獸科,體毛豐厚,吻部狹長而呈筒狀,舌長而富黏液,牙齒全缺。主要地棲,個別樹棲,用前足強爪搗毀蟻巢而舐食。分佈於中、南美洲。②樹懶科,被毛蓬鬆而長,頭短圓,上下顎具牙齒(每側側不超過5枚),樹棲性,終年用爪把軀體倒懸在樹枝上,以植物為食,分佈在中、南美洲的熱帶森林。③犰狳科,種類最多,占本目總種數的67%左右。體毛稀疏,上體披有起源於皮膚的鎧甲與骨板,用於防衛;吻部或長或短,有牙齒(每側7枚或更多)。雜食性。地棲。從北美南部至南美的草原、森林均有分佈。

  本目動物的雌體具單子宮或雙角子宮,雄獸睪丸位於腹腔內,乳頭腋位、胸位或鼠鼷位,體重一般4~20千克,最大者達55千克;體長15~130厘米。壽命10年以上。

  貧齒類除供作科學研究外,多數種類可供觀賞。食蟻獸科和犰狳科的許多種類因能消滅大量害蟲和毒蛇而對人類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