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分子生物學傢。生於巴黎,卒於戛納。

  1928年入巴黎大學生物系,1931年獲科學學士學位,1941年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1934年任巴黎大學動物學助理教授,從事過原生動物的研究工作。19936年獲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資助,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並曾在摩爾根實驗室學習和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他參加法國反抗德寇的抵抗運動,曾獲得銅星勛章。勝利後,離開陸軍,入巴斯德研究所工作。1953年任該所細胞生物化學部主任,1967年受聘為法蘭西學院教授(兼),1971年任該所所長,1976年因患白血病去世。

  他的主要貢獻在於發現和闡明瞭基因的表達和調控。1961年他和F.雅各佈共同發表的《蛋白質合成的遺傳調節機制》一文,是分子生物學發展史上的一個裡程碑。這篇文章總結瞭他和F.雅各佈、G.E.帕拉德共同研究細菌誘導酶生物合成調控機制的成果。他們提出:誘導酶的活力改變,不是酶活力水平的調節,而是酶蛋白合成水平的調節,也就是基因表達水平的調節。一個代謝途徑中,有關的酶的結構基因時常在表達上是協同的。它們由統一的操縱基因負責開關而構成一個多基因的表達單位,稱為操縱子。在特定操縱子之外,另有一個特定的調節基因,它編碼一個調節蛋白即阻遏蛋白,可以作用於操縱基因而阻遏結構基因的表達。阻遏蛋白的阻遏作用又可為特異的誘導物所消除,因而在誘導物存在的情況下,可以激發誘導酶的新合成。他們預計應有一個多基因的RNA產生,他們稱之為信使RNA(mRNA)。由DNA上特定基因編碼的信息產生專一的mRNA的過程稱為轉錄。在細菌裡誘導酶產生的調控,主要發生在轉錄水平上。1965年,莫諾、A.羅沃夫和F.雅各佈,由於發現瞭細菌細胞內酶活性的遺傳調節機制而共同獲得瞭當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金。他們發現和闡明的調節基因、轉錄、操縱子、mRNA、調節蛋白等新概念,都是後來分子生物學發展的重要基石。1971年,他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一書出版,引起瞭學術界的重視。他認為生命起源是偶然的,但以後通過自然選擇的壓力而進化到今天則是必然的。

  莫諾1960年受聘為美國藝術和科學學院外籍名譽院士,1965年為德國自然科學院外籍名譽院士,1968年為英國皇傢學會外籍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