鱸形目劍魚科劍魚屬的唯一種(見圖)。又名旗魚舅,丁挽舅。體延長,可達5米長,重400千克以上;粗壯,亞圓柱形,背腹面皆鈍圓。尾柄粗強,平扁,每側有一條較發達的縱隆起脊。頭大。吻由前頜骨及鼻骨組成,向前突出呈劍狀,平扁,邊緣截形。眼頗大,上側位。口裂大,上頜後端遠伸越眼後緣,下頜較短;上頜內面具微小棘,與下頜吻合。成魚無齒(動魚有細齒)。齶骨和舌上無齒。鰓孔大。鰓的構造特殊,鰓絲呈海綿形網狀組織並聯結成板狀。無鰓耙。左右鰓蓋膜癒合。成魚皮膚裸露,無鱗,皮膚表表面粗糙。側線不明顯。背鰭2個;第一背鰭前部高,幾與體高相等,呈三角帆狀,自第14鰭條以後的各鰭條甚短,納於背溝中,不外露;第二背鰭短小且低,位於尾柄,與第一背鰭相距很遠。臀鰭2個,第一臀鰭較大,位於體的後部,第二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且相對。胸鰭長鐮刀狀,位很低,鄰腹緣。無腹鰭。尾鰭後緣寬新月形。頭及體背側為金屬般的藍紫色,腹部淡黑色,無斑紋。各鰭暗藍色,具銀色光澤。吻部上面黑色,下面淡色。為大洋性上層經濟魚類,分佈於熱帶、亞熱帶海區。中國產於南海諸島及臺灣海域。

  劍魚性兇猛,常攻擊大型鯨類和其他魚類,生殖季節為8~9月,以魚類和頭足類為食,常遊近和躍出水面,不成群。肉質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