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氣態形式存在的物質總稱。常將氣體分為理想氣體和真實氣體。描寫真實氣體系統的狀態參量壓強P,體積V,溫度T間的關係不符合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實際氣體(或稱真實氣體)的分子有內部結構,分子間相互作用勢不可忽略,在不碰撞時也有相互作用,但相互作用力非常弱,分子基本上可以自由地在容器中運動。在常溫、常壓下,其密度大約比液體或固體密度小三個數量級。。氣體分子間的平均距離比液體及固體的約大一個數量級。例如:標準狀態下,1000升的空氣液化以後,隻能得到大約1.5升的液體。在標準狀態下處於氣態的物質有氫、氧、氮、氦、氖、氪、氙、氯、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大量的碳氫化合物。

  氣體的狀態與它的體積、溫度和壓強等物理量有關。體積取決於容器的幾何尺寸。熱力學溫度正比於單個原子的平均動能。壓強則由單位時間內氣體分子或原子與器壁碰撞時傳給器壁的平均動量決定。狀態方程描述瞭氣體體積、溫度和壓強間的相互關系。

  若去掉容器壁又不加任何外力(如重力)來限制其膨脹,氣體分子會無止盡地擴散開來,此時氣體的壓強趨於零。相反,若氣體被壓縮,它的壓強和溫度就增加。

  氣體的概念也可引伸到其他領域中去,例如習慣上把金屬中自由電子的集合,叫做電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