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E.施賴爾馬赫

  德國新教神學傢、哲學傢。生於佈累斯勞(現波蘭境內)。幼年在莫拉維亞兄弟會虔敬派學校讀書。1785年入巴比神學院。1787年進哈雷大學攻讀神學和哲學。1794年在蘭德斯堡任牧師。1796年起先後在柏林、斯托托爾普(今屬波蘭)等地任牧師。1804年任哈雷大學神學教授。1807年拿破侖入侵普魯士後被迫離開哈雷。1810年後任柏林三一教會牧師、新柏林大學神學教授和柏林學院秘書等職。

  在神學思想上,施萊爾馬赫企圖調和唯理主義和超自然主義兩派學說,用個人主觀情感說明宗教的起源、普遍性和必然性,認為哲學和自然科學的真理都能與基督教神學和諧一致。他認為宗教的本質在於它是對“宇宙的情感和直覺”或“從有限中獲得的對無限的感覺”。提出宗教是對於“上帝活在有限的我們之中,並在我們當中活動的體驗”的定義。認為宗教就是“絕對依存感”。這種情感為人類經驗中的普遍現象,並表現在一切宗教之中。人從這種情感中領受上帝之實在性。雖然人人都有對上帝的意識,但多數人卻對此沒有確切的認識。對上帝的意識隻在耶穌基督中得到最完整的體現。基督因此而與聖父保持獨特的關系。所以說基督教是宗教之最高級形式。人們隻有從基督設立的宗教社團中,通過澄清並加強自己對上帝的意識而獲得救贖。

  此外,施萊爾馬赫還以其神學觀點為出發點,探討歷史、倫理學、哲學和文化等問題,他的思想對新教思想的發展有深遠影響。主要著作有:《論宗教》、《基督教信仰》以及《新約導論》、《耶穌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