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國從事民族學研究的群眾性學術團體。在一些國傢亦稱人類學學會、社會人類學協會等。學會的內容在歷史上不斷有變化。最初,人們認為民族學包括人類學。1839年W.F.愛德華茲首先建立的巴黎民族學學會,1842年美國成立的美國民族學學會,1843年英國倫敦建立的民族學學會,都包括體質人類學在內。在此以後,人類學逐步從民族學中分離出來。1859年,巴黎民族學學會為人類學學會和民族學學會所取代。1863年,英國在民族學學會之外,也建立瞭人類學學會。1864年,俄國成立立瞭莫斯科大學自然科學、人類學和民族學愛好者協會。1869年,德國建立瞭人類學、民族學和史前史學會。後來,有些國傢則又把民族學包括在人類學之內。1871年,英國的民族學學會和人類學學會合並,成立瞭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皇傢人類學學會。但是歐洲大陸大多把人類學和民族學看作兩個學科。1871年,在佛羅倫薩和羅馬建立瞭意大利人類學和民族學學會。1878年,俄國成立瞭喀山大學人類學、歷史學和民族學學會。今天,各國民族學學術團體的名稱和活動范圍,仍然反映瞭這種理論和傳統上的差異。

  中國的民族學學會 中國民族學研究會是中國全國性的民族學群眾性學術團體。一些省和自治區及西南地區,也建立瞭相應的地區性研究會,如中國西南民族研究學會等。這些研究會定期或不定期地召開科學討論會,出版《民族學研究》輯刊等讀物。

  國外的民族學學會 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各國主要有:日本民族學學會和日本民俗學學會(發行《民族學研究》季刊等雜志)、巴西人類學學會、阿根廷人類學學會、墨西哥人類學學會、新西蘭波利尼西亞學會(出版《波利尼西亞學會學刊》)、英聯邦社會人類學協會澳大利亞分會。

  東歐各國主要有:匈牙利民族學學會、希臘歷史學和民族學學會、波蘭民族學學會、南斯拉夫民族學協會、捷克斯洛伐克科學院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學學會和斯洛伐克科學院斯洛伐克民族學學會。

  西歐、北美各國主要有:丹麥民族學學會、比利時皇傢人類學和原始社會史學會(出版該會《輯刊》)、西班牙人類學民族學和原始社會史學會、芬蘭文學會、法國巴黎人類學學會、英國大不列顛和愛爾蘭皇傢人類學學會(發行該會《輯刊》)、奧地利民俗學學會和奧地利民族學學會、葡萄牙人類學和民族學學會、瑞士民族學學會、意大利民族學學會、聯邦德國民族學學會和波恩地理學民族學學會、加拿大社會學和人類學協會、美國人類學協會。

  不少國傢沒有建立民族學學會,比如蘇聯的民族學研究基本上是在科學研究機關的范圍內進行的。

  國際民族學學會 目前主要有: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協會、國際歐洲民族學和民俗學學會、國際歐洲少數民族研究聯合會、國際歐洲及其毗連國民族學地圖常設委員會等。這些學術團體出版的刊物有《歐洲族體》、《歐洲民族學》、《人民》、《斯拉夫民族學》、《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協會通報》等。

  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協會是1933年在瑞士巴塞爾民族學會議上成立的。定期召開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會議,開始為每4年一次,1968年後改為每5年一次。1934年以來,已召開會議11次,召開的時間和地點是:第一屆1934年於倫敦,第二屆1938年於哥本哈根,第三屆1948年於佈魯塞爾,第四屆1952年於維也納,第五屆1956年於費城,第六屆1960年於巴黎,第七屆1964年於莫斯科,第八屆1968年於東京,第九屆1973年於芝加哥,第十屆1978年於新德裡,第十一屆1983年於加拿大的魁北克和溫哥華。協會下轄國際人類學和民族學迫切問題研究委員會。1958年以來,每年出版協會《通報》。

  1951年國際藝術和民俗學委員會,改稱為國際歐洲民族學和民俗學學會。1971年8月、1982年9月分別在巴黎、莫斯科召開國際歐洲民族學和民俗學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