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拉佈裏奧拉

  義大利馬克思主義哲學傢、理論社會學傢。1843年2月7日生於卡西諾的一個教師傢庭。1861年進入那不勒斯大學學習,曾受義大利黑格爾主義者的影響。畢業後在那不勒斯一個中學任教,並從事哲學、歷史和人類學研究。70年代代初,開始以自由主義面目從事政治新聞寫作,逐漸拋棄黑格爾主義向馬克思主義立場轉變。1874年任羅馬大學教授,1904年2月2日在羅馬去世。他的代表作是《論歷史唯物主義》(1896),書中包括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概述和對《共產黨宣言》的討論,1902年第二版後很快被譯成法文,成為歐洲馬克思主義的一部經典著作。主要著作還有《論道德自由》、《道德與宗教》(1873)和死後由他的學生B.克羅齊整理出版的論文集《哲學與政治論著》(1906)等。

  拉佈裡奧拉在《論歷史唯物主義》中,把社會學規定為“關於社會的職能和變化的科學”。他認為,以往歷史學傢隻從國傢是社會的創造者、政治是社會制度的創立者的觀點出發,把歷史當成主要與政治、法律有關的學科。直到19世紀,從C.H.de聖西門開始,歷史學傢才轉而從事社會研究,出現瞭把社會看作關系和條件的綜合,從社會自身而不是在人們的主觀願望中尋找社會變化根源的新學派,從此社會學才走上蓬勃發展的道路。但以聖西門為代表的新學派都是歷史唯心主義者,他們的社會觀具有各種片面性。K.馬克思發現的唯物史觀使得對社會歷史規律的整個探索進入瞭新的階段,為解決人類、社會和歷史的全部問題提供瞭鑰匙,它是“整個歷史科學和整個社會學的簡化”。拉佈裡奧拉在論述唯物史觀基本原理和批判各種錯誤思想如因素論、經濟決定論時,特別強調歷史唯物主義作為分析整個歷史過程的工具對於社會學研究的巨大方法論意義,他提出瞭深入研究社會思想發展史的任務,認為“這是一項極有教益的工作”。F.恩格斯、F.梅林、Γ.Β.普列漢諾夫、Β.И.列寧對他的著作都曾給予很高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