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明清之際思想傢王夫之的哲學著作。共有9卷。《正蒙》是北宋張載的主要哲學著作,闡發易理,論證瞭“太虛即氣則無無”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一物兩體”、“動非自外”的辯證法思想。王夫之晚年對張載思想十分推崇,通過註解《正蒙》,繼承和發展瞭張載的哲學思想,對佛、道和宋明道學的唯心主義作瞭深刻批判。

  書中對“氣”範疇作瞭更明確的哲學規定,完善瞭唯物主義的本體學說,認為宇宙間除瞭“彌淪無涯”、“通一而無二”的物質性的“氣”以外,“更更無他物,亦無間隙”;“虛涵氣,氣充虛,無有所謂‘無’者”。對“氣”的普遍無限性作出瞭新規定。他指出,“氣”隻有聚散而沒有生滅,“散入無形而適得氣之體,聚為有形而不失氣之常”,並以一些實例論證物質不滅的思想。

  書中肯定瞭物質和運動的統一,而物質運動變化的源泉是其內在矛盾。認為“陰陽者氣之二體,動靜者氣之二幾”,“一氣之中,二端既肇,摩之蕩之而變化無窮”。

  本書還深化瞭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認為認識的發生,需要“形”(感覺器官)、“神”(思維活動)、“物”(客觀對象)三者的結合;而作為認識對象之“物”,還需是主體作用的對象,“不然,物各自物,而非我所得用,非物矣”。至於已獲得的認識,還需要“實踐之”,隻有“心所素知,行焉皆順”,才能證明認識的真理性。

  本書於王夫之逝世後10餘年由王敔初刊,後收入曾刻本《船山遺書》,1956年古籍出版社出版瞭單行本,1975年中華書局以金陵《船山遺書》刻本為底本,參以別本,重新校勘、標點,出版瞭新的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