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傢G.W.F.黑格爾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的基本概念。指作為宇宙萬物共同本質和基礎的精神實體。黑格爾認為它的存在是一個自我演化的過程,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產生之前,它是純粹邏輯概念的推衍過程;之後外化為自然界;再後又自我否定,轉化為精神並返回自身。在這種廣泛的意義上,絕對精神和絕對理念是同義語。狹義的絕對精神僅指精神階段上以人類意識形式出現的、通過藝術直觀形式、宗教表像形式和哲學概念形式自己認識著自己的精神,黑格爾把它規定為主觀精神(個人意意識)和客觀精神(社會、國傢、世界歷史)的統一。黑格爾的這個概念直接來自F.W.J.謝林關於最高本原是主體和客體的絕對同一性的客觀唯心主義原則,是剔除其非理性主義成分和加以辯證改造的結果。在新黑格爾主義那裡,這個概念恢復瞭反理性主義的性質並加進瞭主觀唯心主義的內容。絕對精神是絕對化瞭的、脫離瞭人和社會存在的社會意識形式,特別是哲學意識形式。馬克思主義哲學摒棄瞭黑格爾的這個唯心主義概念,但批判地肯定和吸取瞭絕對精神學說中對於人類發展的某些真實關系的真實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