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宋朱熹編纂的以道德教育為主的兒童教本。全書共6卷,分內外篇。內篇4卷,分《立教》、《明倫》、《敬身》、《稽古》4個部分。《立教》主要講教育的重要和方法;《明倫》主要講父子之親、君臣之義、夫婦之別、長幼之序、朋友之交;《敬身》主要講恭敬修養功夫;《稽古》輯錄瞭歷代思想傢的行為表現,作為《敬身》的證明。外篇2卷,分為《嘉言》、《善行》,分別輯錄瞭漢至宋代思想傢的言論和行為表現,作為《立教》、《明倫》、《敬身》的補充和說明。

  朱熹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瞭從小就向兒童灌輸封建道德觀念,使封建道德的基本原則成為人們的道德品質,為封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宋代以後,《小學》一書成為封建時代兒童道德教育的主要課本,影響甚大。該書的註釋校勘本主要有:明代陳選《小學集註》,清代張伯行《小學集解》。此外,還有上海廣益書局版的《朱子小學白話解》和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朱子小學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