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示世界本原的哲學範疇。

  中國古代“太”又寫作“大”或“泰”,“一”或作“乙”。“太”為最先最高,“一”是唯一無對和混一未分。《莊子·天下》稱老子的學說“主之乙太一”,“太一”即老子所謂“道”,又稱為“無”。他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二”、“三”都是“有”。他的“道”的學說具有否定上帝創世說的含義。在《呂氏春秋》中,“太一”指世界的物質本原。《大樂》中說:“音音樂……本於太一。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萬物所出,造於太一,化於陰陽。”又說:“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這個“至精”的“道”或“太一”,也就是“精氣”,即精細的原始物質。在《禮記》中“太一”也指元氣。《禮記·禮運》說:“夫禮必本於大一,分而為天地,轉而為陰陽,變而為四時,列而為鬼神。”孔穎達認為“大一”即“太一”,“必本於大一者,謂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氣也”。“太一”范疇的提出,反映瞭中國古代哲學傢對世界的統一性和事物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發展過程的認識。漢武帝時,“太一”被封建統治階級塑造成“天神之尊貴者”。此後,“太一”一般不再作哲學范疇使用。

  在西方古代哲學中,太一(to hen)意謂單一、獨一、沒有界限、沒有區分、自身渾然為一。古羅馬帝國時期新柏拉圖學派哲學傢普羅提諾認為,世界萬物都是由太一產生出來的。太一是絕對超驗的神,是一切存在物的源泉和最終原則。它絕對超出一切思想和存在之上,不能用任何物質的或思想的屬性來說明它。太一是絕對的一,它排除雜多和區別、運動和靜止;太一也不是思想、意志或活動;太一是超時空的、無限的、永恒的、不變動的,沒有過去或未來,永遠是自我同一的。嚴格地說,不能用存在物的規定性說太一是“這樣”或“不是這樣”,這樣述說就會限制瞭它。太一是語言文字所不能名狀的。

  太一創造萬物不是一種有意志有意識的活動,而是一個流溢的過程,可分為幾個階段:首先流出的是“奴斯”即純粹的思想或心智,然後由“奴斯”流出靈魂,最後由最低等的生命流出物質世界。

  太一沒有任何認識活動,甚至不能認識它自己。但人的靈魂自然地對太一有一種愛,渴望回到太一。為此,靈魂必須超脫肉體,清修靜觀,苦思默想,沉浸於精神生活,達到出神忘我的境界,通過直觀與太一融為一體。

  太一說是在柏拉圖理念論基礎上糅合新畢達哥拉派、亞裡士多德和斯多阿學派哲學以及東方宗教而形成的一種神秘的唯心主義理論,後來為教父哲學所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