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傳記。原題“沙門義淨從西國還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歸併那爛陀寺圖”。唐天授元年至二年(690~691)義淨撰。2卷。作者撰述瞭自唐初以來“既虔誠於東夏,複請益於西天”的六十僧人的卓越事蹟,以“嘉其美誠,冀傳芳於來葉”。書末附作者本人自傳。所敘僧人及其行跡,較為清晰。由此,足見當時西行求法之盛。書中還記錄瞭當時中國與印度往來的主要通道:①天山北路;②天山南路;③經高昌、焉耆、疏勒、於闐,度蔥嶺以達印度;④吐蕃道,即由西藏經尼泊爾,以達印度;⑤由廣州出海至室利利佛逝(蘇門答臘),或至訶陵洲(爪哇),再經麻六峽至耽摩立底國(在恒河口),或至師子國(斯裡蘭卡)轉印度。書中還記載瞭當時中國僧人在印留學的著名寺院有那爛陀寺、大覺寺、信者寺、新寺、大寺、般涅槃寺、羯羅荼寺等。

  本書不僅為研究唐初佛教史提供瞭重要資料,而且為研究當時政治、經濟以及中印交通史提供瞭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