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南北朝時期的詩歌批評著作。原名《詩評》,後來改為《詩品》。作者鐘嶸(?~約518),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齊時任南康王侍郎,梁初為西中郎將晉安王記室。他在《詩品》中第一次把“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說法應用於詩歌批評,並在全書序中提出瞭有關詩的本質及批評原則的看法。

  《詩品》是漢代《毛詩序》之後第一部側重探討詩的審美特徵的重要著作。它的美學思想,集中見於該書的序文。漢代論詩主張言“志”,強調詩與政治教化相關關的諷諭、美刺的作用;《詩品》則著重於言“情”,強調抒寫吟詠自然風物和人世的悲歡離合所引起的各種“感蕩心靈”的情思,重視詩的“群”與“怨”的作用。這種作用主要是表達對人生感懷眷戀的情意,極少帶有儒學傳統詩論的政治意味。《詩品》的理論顯然同陸機在《文賦》中所說的“詩緣情而綺靡”的看法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在於,《詩品》不取雕飾的華麗之美,而強調“多非補假,皆由直尋”的“真美”,即天然之美,反對典故的堆砌和刻板地講求聲律,並且認為詩要具有含蓄不盡的“滋味”,做到“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

  《詩品》還對漢代提出的“賦”、“比”、“興”分別作瞭具體解釋,並且提出瞭處理“興”、“比”、“賦”相互關系的方法。它用“文已盡而意有餘”來解釋“興”,認為“專用比興,患在意深”,“但用賦體,患在意浮”,要求詩所寄寓的思想感情與“賦”所表達的形象性達到和諧統一。這些都是前人未曾有過的獨到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