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苗族古代民間史詩。《苗族古歌》長期在民間口頭流傳。根據其內容和形式推斷,作品大約產生在漢代至宋代之間。1961年貴州省民間文學工作組在黔東南地區搜集整理,收入中國作傢協會貴州分會籌委會編輯的《民間文學資料》第4集。1979年經貴州省民間文學組整理,田兵編選,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單行本。全書分4大部分,共13首,即《開天闢地歌》4首、《楓木歌》6首、《洪水滔天歌》2首和《跋山涉水歌》1首,約8000行,4萬多字。

  《苗苗族古歌》是在原始神話傳說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它借用神話傳說資料,采取類似於“盤歌”的一問一答形式,以解釋自然現象和歷史現象為線索,概括地反映瞭苗族先民對天地形成、萬物產生、人類起源、民族遷徙等方面問題的基本認識。

  《苗族古歌》提出雲霧是形成宇宙萬物的最初物質的思想,認為在天地形成之前,就有雲霧存在。“雲霧生最早,雲霧算最老”。雲霧不斷變化發展,逐漸形成瞭天地。“天剛剛生來,天是白色泥”,象個大撮箕;“地剛剛生來,地是黑色泥”,象張大曬席。天地形成以後,日月星辰也相繼出現,萬物隨之產生,人類社會繼之開始。苗族先民用自然本身的物質雲霧來說明宇宙萬物的起源和形式,否認上帝創造宇宙,這是一種樸素唯物主義的思想。

  《苗族古歌》認為自然界是可以被認識和改造的,人們有智慧和力量利用和戰勝自然界。書中說,往古時代,天常壓著地,地常壓著天,一天黑六回,一夜垮六處,山坡沒有樹,平地空蕩蕩,千裡沒人煙,吃穿找不到,蕨根當飯吃,樹葉做衣裳。後來,人們歷盡千般苦,運來金和銀,打成撐天柱,才把天撐穩,才把地支固。人們還“造屋建村落,開田又辟土”,於是“地方八百寨,九千大村落”,“餓瞭有飯吃,冷瞭有衣穿,江略九千個,遍地喜洋洋”。

  《苗族古歌》還提出瞭人類起源的思想,認為從原初物質雲霧到天地的形成,從天地到萬物的產生,從植物到動物,再到人類的出現,經歷瞭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它說楓樹生蝴蝶,蝴蝶是人類、獸類和神的共同母親。《苗族古歌》關於人類起源的描述,雖然隻是幼稚的猜測,但包含瞭一些進化思想的萌芽。

  《苗族古歌》雖采用神話傳說的形式,但作者肯定人能創造工具,使用工具,可以戰勝神。其主要傾向是積極的,註重現實的。它的一些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苗族人民中有長久的影響。楓木生人的說法,在各民族史詩和傳說中獨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