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價值的性質、構成、標準和評價的哲學學說。它主要從主體的需要和客體能否滿足及如何滿足主體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評價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象及人們的行為對個人、階級、社會的意義。某種事物或現象具有價值,就是該事物或現象對個人、階級或社會具有積極意義,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成為人們的興趣、目的所追求的物件。價值是通過人們的社會實踐實現的。人們社會生活的需要、興趣和目的是多方面的,所追求的價值也是多方面的。“價值”概念廣泛地應用於經濟學、倫理學、美學、認識論以及其他他社會科學或人文科學,它在這些不同的知識領域中,具有不盡相同的含義;而價值論則是研究一般價值的理論。

  哲學史上的價值觀 

  中國古代哲學中的價值觀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沒有明確的價值概念,也沒有形成系統的價值理論。但是,哲學傢們在探討人生理想和人的行為的評價標準時,圍繞著義與利、理與欲、志與功的關系所進行的爭論,同價值問題密切相關,並在不同方面表現出他們的價值觀。孔子把“仁”作為人生追求的最高價值。孔子以後,儒傢學派的一些主要代表人物如孟子、董仲舒、朱熹等人,都重義輕利、揚理抑欲,輕視物質方面的價值,重視精神方面的價值,倡導以封建倫理道德為基本內容的價值觀。荀子一方面主張先義後利,以義制利,表現出重視精神方面價值的傾向;但另一方面又不排斥人的物質欲望,不排斥人對物質方面價值的追求。他肯定自然界的萬物“有用為人”,認為人通過裁制萬物,就能使它們“盡其美,致其用”,從而獲得美好的、有用的價值。後來陳亮、葉適倡導道義與功利相統一的價值觀,王夫之也傾向於義與利、理與欲不可偏廢的價值觀。同儒傢學派對立的墨子主張“貴義”,他所謂義,是指有利於國傢百姓人民。墨子把利國傢百姓人民的義,視為最高的道德價值,作為判斷某一行為是否為義的根據。這種道德價值是以功利價值為基礎的。墨子還把這種價值觀貫徹於他的認識論,他曾經提出判斷理論的三條標準,即“三表”,其中之一就是“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傢百姓人民之利”。這是把“國傢百姓人民之利”作為評價理論的價值標準。此外,在中國哲學史上還有以重我輕物、全生保身、縱欲享樂為人生最高價值的。

  西方哲學史中的價值觀 在西方哲學史中,從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柏拉圖開始,就對人生的價值問題進行瞭探討。蘇格拉底把追求善和美德視為人生的最高價值,認為善和美德同真正的幸福是一致的。他提出一種同特殊相割裂並先於特殊、脫離特殊的一般的善或美德。柏拉圖從他的理念論出發,發展瞭蘇格拉底的思想。他認為,隻有永恒的理念世界才是真實的,有價值的東西,隻有理性才具有絕對的價值,才是善;人的靈魂是理性的部分,而肉體則是靈魂的桎梏。靈魂脫離肉體,沉思善的、美好的理念世界,乃是人生的最大幸福和最終目的。亞裡士多德把美德看作是一個人本人好、工作也好的性格狀態,這種性格狀態同一件藝術品之為美完全相通。他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而目的總是趨向於至善。這樣,至善就成為一切事物的最高價值。這種價值在人身上的實現,也就是善或美德的形成。伊壁鳩魯認為,人生應該追求的幸福和目的是身體無痛苦和靈魂無幹擾的快樂,而快樂也就是至善。斯多阿學派則認為快樂不是絕對的善,它本身毫無價值,隻有德性才能使人幸福;而德性來自善良的意志,它要求擺脫一切快樂、痛苦和欲望的激情,要求節制。

  歐洲中世紀的基督教神學,斷言上帝是永恒的、超驗的存在物,是全智全能全善的。因而上帝具有最高的價值,是一切價值的源泉;隻有上帝所願,才是有價值的。神學隻承認宗教信仰的價值、不死靈魂的價值,而抹煞現實的人及其世俗生活的價值,抹煞科學知識的價值。文藝復興以後,資產階級思想傢批判瞭中世紀基督教神學的宗教價值觀,提出尊重理性和人權以及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提高瞭人的地位和人的價值。資產階級人道主義思想集中地體現瞭資產階級關於人的價值的觀點。

  文藝復興以來的許多進步思想傢,都堅信科學對人類社會的進步具有巨大的價值。例如,F.培根強調“知識就是力量”,肯定科學知識對於推進人類福利的價值。B.斯賓諾莎強調一切科學以及道德哲學、教育學對於達到最高的“人生圓滿境界”的價值,並把不能促進實現人們目的的東西,一概斥為無用。資產階級的思想傢還對經濟、道德、美學、知識以至宗教各個領域的價值進行瞭考察,從不同的方面體現瞭資產階級的價值觀。19世紀,歐洲大陸的一些資產階級哲學傢,如德國的R.H.洛采(1817~1881)、F.W.尼采、K.R.E.von哈特曼(1842~1906)、W.文德爾班、F.佈倫塔諾(1838~1917)等,在廣泛的和一般哲學的意義上來理解價值概念,從而產生瞭現代資產階級的所謂價值哲學。

  現代資產階級的價值哲學 價值哲學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的。首先明確采用價值哲學這個術語的是法國哲學傢P.拉皮埃(1869~1927)和德國哲學傢哈特曼,德國的文德爾班、H.李凱爾特,奧地利的 C.von艾倫費斯(1859~1932)、A.邁農,美國的J.杜威、W.M.厄本(1873~1952)、R.B.佩裡(1876~1957)、C.I.劉易斯和其他人格主義者、新托馬斯主義者,都曾致力於價值哲學的建立和研究。他們認為,諸如願望、目的、效用、善、正義、德行、道德判斷、審美判斷、美、真理等等,都同價值或應當是什麼有關,因而可以建立起包括經濟學、倫理學、法學、美學、認識論甚至神學等領域的價值在內的一般價值理論。他們把這種一般價值理論叫做價值哲學。

  現代西方的許多資產階級哲學流派都研究價值哲學。價值哲學所討論的問題,首先是關於價值的性質問題,研究傢們提出瞭各種不同的看法,例如,主張自由意志論的艾倫費斯認為,價值是願望的滿足;享樂主義者認為,價值是快樂;主張價值興趣說的佩裡認為,價值是引起興趣的任何對象;主張感情價值說的劉易斯認為,價值是以某種方式被享受或可享受的質;J.羅伊斯認為,價值是純粹理性的意志;尼采認為,價值是有助於提高生活的任何經驗;G.桑塔雅那認為,價值是第三本質(一種難以下定義的自然質,是人們所願望或享受的對象)的理解;人格主義者B.P.鮑恩認為,價值是人格統一體的對照經驗;工具主義者杜威認為,價值是事物作為手段對實際地達到的目的的關系,等等。

  價值哲學的研究者們對價值的分類也提出瞭種種不同的看法,培裡把價值分為道德、宗教、藝術、科學、經濟、政治、法律和習慣等8個領域。劉易斯把價值區分為5種形式:①對於某種目的的效用或有用性;②外在的或作為手段的價值;③固有的價值,如一件作品或藝術品的美學價值;④內在的價值,即無論是作為一種目的或是就其本身來說都是好的,這種價值以外在的或作為手段的價值和固有的價值為前提;⑤參與的價值,即對於作為整體的一個部分是好的,G.H.von萊特區分瞭工具性的善、技術性的善、功利性的善、享受性的善和福利等等。杜威不贊成目的和手段的區分,強調整體性的價值,認為許多實際東西,諸如健康、知識和德行,在手段和目的兩方面都是好的。

  對於價值的標準,研究者們也有不同的看法。享樂主義者主張在所得到的快樂的份額中尋求價值標準。直覺主義者如佈倫塔諾求之於對愛好、選擇的根本洞察。文德爾班認為價值標準是一種理性規范的系統,B.鮑桑葵認為價值標準是理性的全體和融貫。杜威把生物學意義上的生存和調節作為價值的標準。神學傢通過神的啟示來建立價值標準。

  關於價值與科學所研究的事實的關系,人類的價值經驗與獨立於人的實在的關系,即價值的所謂形而上學性質,也是價值哲學所研究的主要問題。對此大體上有3 種看法:①主觀主義的看法。認為價值完全依賴於人類經驗或僅僅同人類經驗有關。享樂主義者、工具主義者、實證主義者都持這種觀點。②邏輯客觀主義的看法。認為價值不依賴於認識的邏輯的存在或本質,但在實際上它又沒有實體存在的狀態和作用。③形而上學客觀主義的看法。如有神論者、絕對主義者和某些自然主義者,認為價值是完全的、客觀的、積極的形而上學實在的本質(神學傢認為是神所意願的存在的本質)。

  現代資產階級的價值哲學,盡管流派很多,對價值提出瞭各種各樣的看法,但它們在本質上都是唯心主義的價值觀。它們或者否定價值以客體的一定屬性為客觀基礎,或者把價值看作是某種超現實的、超驗的規范或本質。同時,它們還否定價值的社會性和歷史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來觀察各種價值現象,認為價值的一般本質在於:它是現實的人同滿足其某種需要的客體的屬性之間的一種關系。價值同人的需要有關,但它不是由人的需要決定的,價值有其客觀基礎,這種客觀基礎就是各種物質的、精神的現象所固有的屬性,但價值不單純是這種屬性的反映,而是標志著這種屬性對於個人、階級和社會的一定的積極意義,即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成為人們的興趣、目的所追求的對象。人們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各種物質的和精神的現象的屬性也是多方面的,因而可以滿足人們各種不同的需要,具有不同的價值。就客體的屬性滿足主體的不同需要而言,價值可分為物質的、經濟的、科學的、道德的、美學的、法律的、政治的、文化的和歷史的價值等等。

  價值的客觀性 價值雖然不由人的需要來決定,但離開人的需要和如何滿足這種需要,就不可能有價值判斷。價值雖然不單純是客體屬性的反映,但它又是對客體屬性的一種評價和應用;離開客體屬性,價值就失去瞭客觀基礎和源泉。價值本身正是人的某種需要同滿足這種需要的客體屬性的特定方面的交接點。人不僅有物質生活方面的需要,而且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要,因而作為價值關系的客體相應地包括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但是,作為價值關系的客體的這些精神現象,也要通過一定的物質的形式,如書籍、繪畫、雕塑和人的各種感性行為等等,才能表現出來。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任何價值都有其客觀的基礎和源泉,都具有客觀性。

  價值的基礎 客觀事物所固有的屬性多種多樣,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對人有用。但這些有用的屬性,往往不會自動地暴露出來,更不會自動地滿足人。即使這些屬性是直接地呈現在人們的感覺面前,而人們未能意識到它們對自己有用;或者即使意識到它們有用,但未能掌握它們的使用方式,那麼,它們也不作為人們所追求的價值對象而存在。人和客體之間的價值關系,是在現實的人同客體的實際的相互作用過程中,即在社會實踐中確立的。隻有通過社會實踐,人們才能發現客觀事物及其屬性對自己的實際意義,並自覺地建立起同客觀事物之間現實的價值關系。同時,隻有通過社會實踐活動,人們才能實際地發現和掌握關於客觀事物的屬性的使用方式,使客觀事物有益於人的那些方面,以為人所需要的形式為人們所占有,亦即使它們的價值得以實現。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價值觀,是建立在科學的實踐觀的基礎之上的,認為實踐的觀點乃是理解各種價值現象的鑰匙。

  價值的社會歷史性 價值是客觀的,但它又與人們受一定社會歷史條件所制約的需要、利益、興趣、願望密切相關。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人們的價值標準或價值規范受其階級地位的規定或影響。不同階級的需要、利益、興趣、願望往往不同,甚至彼此對立。因此,不同的階級對利害、是非、善惡、美醜等等往往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但一般地說,一定時代的人們的價值標準,總是植根於當時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必然受當時社會歷史條件的制約,總要打上相應時代的歷史印記。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變化瞭,發展瞭,人們的價值標準和所追求的價值及其構成或早或晚要發生相應的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說,價值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歷史的范疇,根本不存在永恒不變的價值標準和價值體系。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價值問題上反對任何超歷史的觀點,認為對任何社會現象的評價都不能離開當時的歷史條件;是否有利於當時人們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步,是衡量社會現象的價值尺度。對於共產主義者來說,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即共產主義,則是他們的全部社會活動所追求的最高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