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加繆

  法國文學傢、戲劇傢,無神論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1913年11月7日生於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因傢境貧困,他靠獎學金讀完中學。1933年在阿爾及爾大學攻讀哲學,因患肺病中途輟學,同年參加瞭進步作傢H.巴比塞領導的反法西斯運運動,次年加入法國共產黨,翌年脫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參加法國抵抗運動,撰寫反對法西斯的文章。1944年8月至1947年6月,任《戰鬥報》主編。他在1943~1952年間與J.-P.薩特交往甚密,後因觀點分歧而分手。1957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0年死於車禍。

  加繆主要作品有:《西西弗斯神話》(1942)、《局外人》(1942)、《致德國友人的信》(1945)、《鼠疫》(1947)、《反抗者》(1951)等等。

  加繆通過大量的文學作品表達他的存在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孤獨的,人的存在缺乏理性,人處於苦悶和朦朧之中。他側重於描寫世界或存在的“荒謬性”。“荒謬”成為他的哲學的中心概念。在加繆看來,人本能地留戀和追求生活,但生活的世界對人卻是格格不入的、非理性的,因而人的存在本身也是毫無意義的。人在自身的存在中處處體驗到世界的“荒謬性”,“荒繆”是理性的人遇到“毫無道理的世界”之後產生的。人面對“荒謬”隻有兩種選擇:自殺或反抗。他認為,既然世界是荒謬的,所以就要以“荒謬”即以“反抗”對付“荒謬”。他強調“我反抗,因此我們才存在”,反抗給生活以價值。不過,他所說的反抗隻局限於精神和道德意識方面,其本質是極端個人主義的東西。

  加繆對20世紀50年代西方社會的政治形勢采取“中立”態度,他既厭惡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虛偽性和非正義,也不贊成社會主義革命,而提出所謂“不要犧牲者,也不要劊子手”的口號,他後期的思想更為右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