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道德的基本原則。它從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出發,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強調無產階級的集體利益高於個人利益,要求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眼前利益服從長遠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集體主義是無產階級為完成自身解放和解放全人類的歷史使命在道德上的一種必然要求,它是無產階級高尚品德的集中表現。集體主義是無產階級在進行生產鬥爭和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中形成的。近代大工業的發展,使每個無產者的活動都受到彼此的制制約和機器的限制。同時,也把整個無產階級的命運聯系起來。在資本主義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面前,任何一個無產者都不能單獨改變自己的命運。無產階級隻有依靠集體的力量,才能擺脫剝削和壓迫。階級鬥爭的實踐,使無產階級覺悟到必須珍視集體的力量,必須在鬥爭中維護集體的利益。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為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的實現提供瞭條件,而全體人民也以建立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奮鬥目標、共同的道德、共同的紀律作為自己的要求。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國傢、集體和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從根本上說是一致的。國傢利益、集體利益是通過每個勞動者的集體努力來實現的,而國傢利益、集體利益的發展,又是個人利益得以實現的最可靠的保證,隻有在集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

  堅持集體主義原則,與承認正當的個人利益是一致的,不論是以集體主義否定正當的個人利益,或是以個人利益反對集體主義,都是錯誤的。集體主義首先要求人們要為社會集體利益的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集體主義原則尊重勞動者正當的個人利益,尊重勞動者個人才能的充分發揮。

  集體主義原則是與個人主義原則根本對立的。集體主義原則反對並譴責把個人利益凌駕在國傢、集體利益之上,更不允許用個人利益否定國傢和集體利益。在實際生活中,國傢、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一致,並不等於在每一個具體問題上三者的利益都完全相同。三者之間在利益上發生矛盾和沖突的情況是經常發生的。集體主義作為一種道德原則,一方面,要求國傢和集體不斷調整各種政策和措施,關心勞動者的個人利益,盡量使他們的個人利益得到發展;另一方面,也引導人們自覺地以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必要時甚至犧牲個人利益,保護集體和國傢的利益。

  在共產主義道德規范體系中,集體主義原則對於共產主義道德的其他規范具有深刻的影響。培養人們的集體主義觀念,是共產主義道德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