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戰國時期齊國的學術中心。設在齊國都城臨淄(今山東淄博)稷門附近,故稱稷下。建立於田齊桓公(西元前374~前356在位)之時,經過威王,至宣王時最盛。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傢》記載,齊宣王“喜文學之士,自如騶衍、淳於髡、田駢、接予、慎到、環淵之徒七十六人,皆賜列第,為上大夫,不治而議論。是以齊稷下學士複盛,且數百千人”。聚集在稷下的學者中,有道、儒、法、名、陰陽等各傢。他們在那裏自由講學、辯論,“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幹世主”,形成瞭爭鳴的局面。

  齊宣王(公元前319~前300在位)繼承其祖桓公和父威王的事業,擴置學宮,使“不治而議論”的講學之風“復盛”。據說荀子早年也曾遊學稷下,齊襄王時,他在稷下先生中“最為老師”,並且“三為祭酒”,成為當時最有威望的學術領袖。齊稷下有相當長久的學術傳統,對於促進戰國時期的百傢爭鳴和學術繁榮起瞭重要作用。

  稷下學者的著述,多已佚失。有的學者認為,今存《管子》書可能是齊國推崇管仲的稷下學者們著作的匯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