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宋代一種把封建道德本體化,主張“存理去欲”的道德學說。“二程”是宋代理學傢程顥、程頤兄弟的統稱。

  二程把人性分為“天命之性”和“氣質之性”,認為天命之性是“窮本根源之性”,即宇宙的本原“天理”的體現,它至善無惡,具體內容是仁義禮智信等封建道德規範,氣質之性乃氣稟所至,它是惡的淵藪。因此,他們把封建道德說成“天理”所定,先天地存在於人性之中。他們認為“上下之分,尊卑之義,理之當也”。從而把封建道德絕對化。

  二程還從人性論出發,把心區分為“人心”和“道心”,認為“‘人心惟危’,人欲也;‘道心惟微’,天理也”。“人心”和“道心”的對立,就是“人欲”和“天理”的對立,心為人欲所蔽就會忘掉天理。所以,人們必須通過“持敬”、“集義”的修養功夫,“存天理,去人欲”,以達到“與理為一”的道德境界。

  二程倫理思想是宋明理學倫理思想的奠基形態,為南宋的朱熹所繼承和發揮,成為程朱理學倫理思想。宋代以後的封建統治者將這種倫理思想奉為正宗,作為他們維護封建專制統治的精神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