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佈魯諾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唯物主義哲學傢,反封建教會統治的堅強戰士。他出生在義大利那不勒斯附近諾拉鎮一個沒落的小貴族傢庭。在當地拉丁語學校畢業後,於1565年進入那不勒斯多明我會的修道院。在該院進修期間,佈魯諾廣泛閱讀哲學和科科學著作,因對教規儀節不滿,受到院方的監視。臨結業時,他同一個神學傢在辯論時發生沖突,並公然對教條表示懷疑,面臨被宗教裁判所拘捕的危險,於是在1576年逃到羅馬,繼而轉移到意大利北部。1578年離開祖國。他先後到過瑞士、法、英、德意志等國,到處受到教會當局的迫害。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曾在巴黎大學、牛津大學等處講學和從事著述活動。1591年8月應威尼斯貴族喬凡尼·莫森尼戈的邀請回國,次年5月被此人指控為異端,落入宗教裁判所手中,佈魯諾在獄中8年,受盡折磨,始終堅貞不屈。1600年2月17日在羅馬百花廣場被活活燒死。

  佈魯諾的主要哲學著作有《論原因、本原和太一》、《論無限、宇宙和眾多世界》、《論單子、數和形》、《論英雄熱情》等。

  佈魯諾在反對神學唯心主義的鬥爭中,從理論上概括並推進瞭N.哥白尼的天文學說,繼承和發展瞭古希臘唯物主義以及庫薩的尼古拉和B.特萊西奧的自然哲學,以泛神論的形式闡述瞭唯物主義的自然觀和認識論。其基本內容是關於宇宙萬物的統一、本原和原因的原理。

  宇宙是太一 佈魯諾繼承赫拉克利特和庫薩的尼古拉關於一切是一的思想,批判地利用新柏拉圖學派的太一概念,提出瞭宇宙是太一這一基本原理。他認為,宇宙是囊括一切的統一體,在它自身的存在中包含著一切存在,沒有任何別的東西同它相對立、相比較,它不是這一個或另一個,而是唯一的同一個。

  作為太一的宇宙是不能被包含的,因而是不可計量的、無限的;而且在它之外沒有可容它移動的地方,在這個意義上,它又是不動的。因為它是包括一切存在的無限,所以是不生不滅、永恒存在的。這一永恒無限的宇宙即是自然。佈魯諾通過對宇宙所作的規定,否定瞭神學的創世說,排斥瞭一切超自然的存在。不過,他仍然保留瞭神的稱號,即把宇宙、自然稱作神,認為神即在宇宙、自然萬物之中。這就是他提出的自然主義的泛神論觀點。

  佈魯諾進一步說明宇宙、自然萬物的本原問題。按他的說法,“本原”是從內部促使一物形成並保存在該物之中的東西,也就是事物的內因。他認為自然萬物有兩個本原或實體,即物質和形式。他所使用的物質概念有兩種含義:①有形的宇宙整體;②同形式相並列的質料。就第一種含義說,物質從自身中產生形式,它是整個自然界的“母親”。盡管各種形式變化無窮,但卻存在著同一的、唯一的物質。就是說,自然萬物統一於物質。

  佈魯諾認為萬物由以構成的極小元素,從物理學上說是原子,從數學上說是點,從哲學上說是單子。單子雖然極小,卻反映著宇宙的極大。就能力說,極大和極小是同一的,如同全部火的力量蘊涵在一顆火星中一樣。

  在佈魯諾所提出的物質概念的第二種含義上,他強調形式是積極的創造的可能性,而物質則是消極的被創造的可能性。雖然他肯定這兩者都屬於統一的自然,但是他畢竟不能科學地說明運動的源泉,而采取瞭新柏拉圖學派的思辨概念,把整個形式稱作“世界靈魂”,認為世界靈魂及其所固有的能力,即“普遍理智”,是形成萬物的外因即動力因,同時也是決定萬物的內因即本原。自然的物質沒有形式。普遍理智給物質以形式,是物質的主宰。佈魯諾承認他講的普遍理智跟柏拉圖主義的“世界鑄造者”是一樣的東西。可見他還沒有完全擺脫新柏拉圖學派的唯心主義。

  宇宙無限 世界無數 佈魯諾以宇宙即太一的原理批判基督教所宣揚的地心說,發展哥白尼的日心說,指出:不僅地球不是宇宙中心,而且太陽也不是宇宙中心,因為宇宙是無限的,根本就沒有一個絕對的中心。他從人類所處的這個世界的空間充滿著天體物質的事實,推斷無限的宇宙空間也充滿著天體物質,並得出結論說:宇宙是無限大的,世界是無數多的。他反對神學傢所謂“天界”和“地界”的說法,指出:包括天體在內的一切自然物體,都是由物質元素即由水、土、氣、火和以太構成的。

  萬物的運動變化和對立統一 佈魯諾發揮赫拉克利特和庫薩的尼古拉的辯證思想,指出,在無限宇宙中發生著“無限的運動和變化”。各個天體在宇宙空間運行也發生變化,經常分出去一部分物質,又吸收進一部分物質,地球繞軸自轉並圍繞太陽運行,地球表面陸地變海洋,海洋變陸地。人和動物的軀體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無限宇宙中普遍運動變化的事物,形成一個統一體,“對立面吻合於一”。例如,在幾何學中,曲線和直線、弧和弦在極大和極小中趨於同一。在自然科學中,最小的熱和最小的冷同一,最大的熱的頂點即是轉向冷的運動的開端。在醫學中,劇毒是特效的抗毒劑,當一個人的身體處在最好的狀態時,醫生卻擔心可能出現壞的結果。在人們的生活中,對反面的恨即是對正面的愛,有遠見的人在最幸福的時刻特別擔憂,等等。佈魯諾總結說:“誰要認識自然的最大秘密,那就請他去研究和觀察矛盾和對立面的最大和最小吧。深奧的魔法就在於:能夠先找出結合點,再引出對立”(《論原因、本原和太一》)。這樣,佈魯諾繼庫薩的尼古拉之後,把對立統一作為一個普遍的原理,初步地明確地提出來瞭。

  區分認識發展的階段 佈魯諾在考察認識問題時貫徹瞭宇宙是太一的原理,認為自然的發展過程是由統一展開為多,而人對自然真理的認識則是由多上升到統一,從而把認識過程區分為4個階段:①感覺。它認識雜多的表面現象,但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而且還時常產生錯覺,因此隻是一個微弱的源泉。真理決不存在於感覺之中。②理智。它通過論證和推理,從特殊中抽引出一般。③心智。它把理智得出的一般結論提高為原理和原則,從而認識到事物實體的統一。④心靈。它達到瞭對神的直觀,使無限宇宙的真理所固有的生動形態呈現在人的心靈之前。上述的各個階段形成一個統一的認識過程,這個過程是不會完結的,因為智慧的力量永遠不會停留在已被認識的真理上面,而總是向著尚未被認識的真理前進。

  佈魯諾的哲學是文藝復興時期新哲學思潮發展的最高成果。它對後來B.斯賓諾莎實體一元論的唯物主義,G.W.萊佈尼茨的單子論(見《單子論》),以至F.W.J.謝林、G.W.F.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的形成,產生瞭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