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決策的性質、依據和特點等對決策行為的區分。對決策進行分類,須有明顯的價值標準,以識別、對比、分析不同決策的性能。

  決策的發展在歷史上表現為不同的類型。在奴隸制社會,盛行非理性的迷信決策。《左傳》中記載,中國古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即使是祭神和打仗的大事,也靠信神明、求蔔簽來決定。封建社會多是非理性決策,由神明意志轉為君主意志,君主決定一切國傢事務。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以後,理性的經驗決策逐漸佔據主導地位。決策者往往往運用豐富的施政經驗進行政治決策。隨著統計學的發展,出現瞭統計決策。最早的決策論是從統計學角度提出的。20世紀中葉,理性決策向著科學決策發展。美國學者R.D.盧斯和H.萊發具體提出瞭決策分類。

  決策分類按照不同標準,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區分方式有以下幾種。

  理性決策和非理性決策 按照決策判斷依據分,有理性決策和非理性決策。理性決策是基於理性思考和分析的決策。決策者事前對可供選擇的若幹行動及其結果作出合理判別,進行適當評價,取利除弊,作出決策。其依據來自實踐經驗、統計資料和科學論證。非理性決策是不以理性思考和分析為依據的決策。決策者對難以解決的問題隻憑偶然因素去決斷,甚至借助求神、卜卦、擲骰或依靠直覺盲目作出決策,結果往往會造成決策失誤。

  例常性決策與非例常性決策 按照決策處理的事件分,有例常性決策和非例常性決策。例常性決策是決策者在處理重復出現的事件時,按照已有決策或對其稍加修改而作出的決斷。在社會生活處於穩定狀態下,大部分決策屬於例常性決策。非例常性決策是決策者在處理突發性事件(如雪崩、災害、疫病等)時,根據事態發展,隨時作出的對策。這就要求決策者有敏捷、周到的思考,及時提出應急措施。

  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 按決策制定的程序劃分,有程序化決策和非程序化決策。程序化決策指程序簡單,並有明確步驟的決策,又稱結構化決策或規范化決策。非程序化決策是內容復雜而無確定辦法的決策,沒有明確固定的程序,更不可能使決策產生模范作用,這就要求決策者有機動能力和應變知識。

  原有決策和追蹤決策 按照決策的先後順序,可分為原有決策和追蹤決策。決策者在處理某一事件過程中,最先作出的決策,稱原有決策。由於情況是不斷變化的,在原有決策作出後,根據新情況和新問題對決策作補充或修正,這種決策稱追蹤決策。作出追蹤決策的原因,可能是主觀估計不足,或客觀形勢變化,如不及時作出補救或修改,就會造成失誤或損失,但追蹤決策過多,會使決策失去穩定性。追蹤決策須在分析的前提下,從比原有決策更為優越的對策中作出抉擇,使追蹤決策能產生更有益的社會效果。

  單方決策和對抗決策 按照決策有無競爭對手所作的劃分。單方決策指決策者在沒有競爭對手的情況下所作的決策。對抗決策指決策者和競爭者同時所作的決策。在對抗決策下,競爭對手得勝就是決策者失敗。

  構成決策模式的主要因素有事件、行動、概率、後果四個因素。單方決策按照所面臨的條件與後果可分確定型、風險型、不確定型三種模式:①確定型決策。在單一事件發生時,有多種行動選擇的決策。事件的發生是確定的,其概率為1。各種行動對於事件的後果都是可測的。如果決策以收益為目的,那麼取最大值的方案為最優方案;如果決策以減少損失為目的,那麼取最小值的方案為最優方案。②風險型決策。有多種可供選擇的行動,以應付各種可能發生的事件,但具有一定風險的決策。各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各異,其概率都在0~1之間。由於各種行動產生的後果不完全可測,故有某種程度的風險存在。在風險型決策中,一般均按收益取最大值,損失取最小值的原則進行決策。③不確定型決策。事件發生和產生後果都是不確定的決策。如社會騷亂、政局動蕩、意外事故等。其發生概率和後果都無法預測,隻能根據主觀估計采取對策。假設各事件發生概率相等,從樂觀方面出發,決策者往往取最大收益中的最大值;從悲觀方面考慮,決策者往往取最小收益中的最大值;或以最大可能收益與估計收益之差為遺憾值,而在最大遺憾中取最小值。這些方法在實踐中尚有爭論。

  此外,決策分類還有一般決策與專業決策,全局決策與局部決策,長期決策與短期決策等。

  

參考書目

 W.J.Gore,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JohnWiley,N.Y.,1964.E.S.Quade,Analysis for Public Decision, NorthHolland,N.Y.,1980.

 H.A.simon,Models of Bounded Rationlity,Vol.1,Economic Analysis of Public Policy,MIT Press,Cambridge,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