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幼蟲(蛆)寄生於人畜的器官組織或腔道所致的疾病。廣義上,也包括由某些雙翅目昆蟲的幼蟲寄生所引起的疾病。它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中國已報告的蠅蛆病有300餘例(1986年止),其中大多數病例發生於西北畜牧區,主要是皮蠅和狂蠅的幼蟲分別引起皮膚或眼蠅蛆病,其他各類蠅蛆所致各種蠅蛆病則散在分佈全國各地。感染蠅蛆病與個人的飲食和衛生習慣不良有密切關係,所以講究個人衛生是預防人體蠅蛆病的關鍵。

  根據蠅蛆的習性與寄生的情況不同,蠅蠅蛆病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①專性蠅蛆病。蠅蛆必須在人畜活組織中生長發育到三齡幼蟲,即成熟期幼蟲,之後離開寄主組織到外界環境,如溫濕度適宜的土壤,才能繼續完成其生活史。此類蠅蛆通常寄生在傢畜,偶然寄生於人體,如寄生胃腸內的胃蠅、寄生眼內的狂蠅、寄生於皮下的皮蠅、寄生於傷口或腔道內的麻蠅及麗蠅等科某些種類的蠅蛆幼蟲。

  ②半專性蠅蛆病。此類蠅蛆系在壞死組織及創傷部位寄生,如絲光綠蠅、污蠅、麻蠅等屬的某些種類蠅蛆。

  ③偶然蠅蛆病。人畜誤食蠅蛆成蟲產卵或幼蟲於肛門、尿道及陰道口或幼蟲進入體內均可致病。常見蠅類如傢蠅、廁蠅、食蚜蠅、酪蠅、鼓蠅、腐蠅、麗蠅、金蠅和麻蠅等屬某些種類的幼蟲。

  臨床上按寄生部位的不同分為:口腔、鼻、咽、耳、眼、胃腸道、尿道與陰道、創傷及皮膚等蠅蛆病。表現為相應部位的刺激和感染癥狀。如拖延不治,鼻咽腔蠅蛆病偶可引起顱內感染,甚至導致死亡;眼蠅蛆病則可造成失明。

  註意個人衛生,改善環境衛生,消滅蠅孳生地是杜絕蛆病的重要措施:用藥物驅蟲,如口服少量敵百蟲或百部等驅出腸道蠅蛆;或從患處直接取出蠅蛆,癥狀即可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