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以水樣腹瀉為牲征的急性消化道疾病,病變部位主要在結腸,少數波及小腸。主要發生於使用抗生素(如氯黴素、氨芐青黴素、林可黴素、頭孢菌素等)治療的患者中,發病率可高達10%。臨床表現輕重不一,重者可有脫水和血壓下降。隻要及時治療,多數患者在一周內病情好轉。因本病病變多限於結腸,受累的腸粘膜上覆蓋有灰白或黃色的斑片狀偽膜,故又稱為偽膜性結腸炎或抗生素相關性結腸炎。由於在大部分患者的糞便中可檢出難辨梭狀芽孢桿菌 (Clostridium diffficile) 及其毒素,故又名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結腸炎。以往根據發病的可能相關因素,本病分別稱為葡萄球菌偽膜性腸炎、手術後結腸炎、林可黴素結腸炎、白喉樣腸炎等。

  病因 腸內菌群紊亂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正常人腸道內,尤其在結腸內,有許多細菌,細菌約占幹燥糞便體積的30%。正常情況下腸內菌群相對穩定而不致病,這稱為正常菌群。腸內正常菌群粘著在腸壁上皮細胞表面,可阻止外來病原菌的侵入,同時能產生易變的短鏈脂肪酸,有助於抑制腸內病原菌的復制,形成對感染的拮抗作用。因此所謂正常菌群實際上是條件性和限制性的致病菌,習慣上稱為條件致病菌。腸內菌群一旦發生紊亂,某些菌群便可具有致病性。在無抗生素的年代,本病多並發於腸梗阻、衰竭性疾病或腹部手術後的患者,據認為其原因是腸粘膜損傷和腸道充血,腸內正常菌群得以異常增殖,產生毒素而致病。隨著抗生素的應用,本病發病率有所增高。在20世紀50年代和1960年代,從使用四環素、氯黴素並發腹瀉的患者糞便中,培養出金黃色葡萄球菌,病理上發現在小腸和結腸粘膜上有偽膜樣病變,因此有人認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為致病菌。與腸道病變有關的種類主要為產腸毒素型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為腸內正常菌群。此菌分佈於健康人的鼻、咽、腸道內,帶菌率約為20~30%。目前,此菌與偽膜性腸炎的關系尚有爭議。自70年代以來,較多的研究工作證實,腸道內能產毒素的難辨梭狀芽孢桿菌(簡稱難辨梭菌)是偽膜性結腸炎的主要致病菌。難辨梭菌因培養困難而得名。此菌亦為腸內正常菌群,含菌數為每克糞便102~106。難辨梭菌為產芽孢的專性厭氧桿菌,革蘭氏染色陽性。其致病性在於它所產生的毒素。毒素能被污泥索氏梭菌 (C.sordellii)抗毒素所中和。抗生素治療使腸內正常菌群發生紊亂,雖然難辨梭菌本身也被大量消滅,但殘存者在具有拮抗作用的細菌大為減少的狀態下容易大量增殖,具有產毒力的菌株將產生毒素而致病。難辨梭菌能分泌細胞毒素和腸毒素,具有強烈的致病性。究竟是一種還是兩種毒素的作用引起腹瀉和偽膜形成,則尚不清楚。

  臨床表現 若抗生素治療中並發腹瀉,應警惕本病發病的可能。起病常突然,多數出現於抗生素治療的第4~9天,甚至停藥2~4周後仍可發生。腸道內產生腸毒素的致病菌異常增殖,導致腸道病變和腸道功能紊亂,引起腹瀉,多為水樣腹瀉。重者每天水瀉20次以上。偶為海苔狀墨綠色便或帶血絲的稀便。腹部疼痛一般為鈍痛,也可為痙攣樣劇痛,於腹瀉前或與腹瀉同時發生。體溫在38~39℃之間,但亦可高達40℃。外周血白細胞計數15000~25000/mm3(正常值4000~10000/mm3),偶高於40000/mm3。發病後若仍繼續用藥,則腹瀉延續至6~8周,導致水、電解質和蛋白質從腸道內大量喪失,血壓下降。嚴重者危及生命。

  診斷 主要依據用藥史、臨床表現及在糞便中檢測出病原菌或毒素,必要時進行結腸內窺鏡檢查。

  治療與預防 治療包括:①及時停用相關抗生素。②腸道休息。③支持療法,根據需要補充水、電解質和蛋白質。④可使用抗厭氧菌藥物如甲硝唑或萬古黴素。本病比較集中發生在醫院內,尤其是老幼患者及腹部手術後的患者,現已成為一種醫院內感染性疾病。一個此病患者,其糞便中難辨梭菌濃度可達105108/g,足可引起一間病房,甚至醫院環境的污染。因此,當病人確診為本病後,為防止交叉感染,應采取腸道傳染病預防措施。嚴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也有利於減少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