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或毫無事實根據、與個體的社會背景和文化水準不相稱、不能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法加以說服的病理信念,屬於思維內容障礙,是精神病確定無疑的徵象。儘管它缺乏事實根據,但一旦出現,病人便深信不疑,並從妄想出發,解釋周圍發生的一切,支配他的一切活動,即使實踐結果已證明其錯誤,也仍然不能矯正。如一位工人患瞭精神分裂癥後斷言自己是“國傢主席”,命令公安局派人開車送他去機場,到某國去參加“黨委會“。雖然荒謬可笑,但病人確信這是事實。妄想與幻想不同,幻想是對從未接觸過的環境境中的景象和事物的想象,雖然也超出瞭現實許可的范圍,但正常人總能將幻想與現實分開,知道幻想並非事實。偏見或成見雖然也是錯誤信念,但這是思想方法不正確或認識水平限制所致,經過適當解釋、說理以後可以糾正。迷信觀念與社會文化背景有關,出現於一部分人群中的共同的迷信或錯誤觀念,雖無事實根據,但不是病理信念,不是妄想。

  機理 妄想如何發生,其機理尚不明瞭。但妄想的內容與個體以往經歷、社會文化環境仍有一定的關聯,例如,目前臨床上常常可以見到“電波、電腦或激光控制”的妄想內容,就是現代科技發展在妄想內容中的反映。由於妄想的內容多種多樣,表現明顯程度不一,因此妄想的診斷常需要作周密的調查研究。如果發現一個人有嚴重猜疑,缺乏事實根據而又堅信不移時,應送精神醫學機構檢查,以判明是否有妄想。與妄想病人接觸時,應註意態度,適當解釋以消除疑慮。不要和妄想病人爭辯,因為企圖用講理方式說服病人不但是徒勞的,而且會引起病人的敵對情緒或緊張不安。病人因妄想支配,可發生攻擊、逃跑、投訴、自殺行為,要註意防范。

  分類 臨床上根據妄想的形成方式、結構和內容,分為2類,如表所示。

妄想的臨床分類

  根據形成方式分類 分為原發性妄想及繼發性妄想。①原發性妄想,指突然發生,無法以當時的環境背景或以往心理活動來解釋,又不是由於其他心理過程(如感知、情緒等)的障礙所引起的妄想。例如一個女病人突然聲稱另一個女病人是她的丈夫的化身,雖然“她的外貌是女的,但靈魂是男的”。原發性妄想對精神分裂癥有重要診斷意義,但偶亦可見於器質性精神病。②繼發性妄想,由其他心理過程障礙引起,如情緒抑鬱常繼發產生罪惡妄想;情緒高漲導致自我估價過高、繼發產生誇大妄想;幻覺可繼發產生被害妄想;意識障礙、智能障礙也都可能繼發產生妄想。有些繼發性妄想可能是通過超價觀念進一步發展而成的。所謂超價觀念指一種具有強烈情感色彩的觀念較長時期占據人們精神活動的主導地位,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分析判斷。如一個人由於有某種精神弱點(如手淫),從而敏感性增高,時時註意別人對他的態度和言語,甚至猜疑別人議論他、對他懷有惡意等。

  臨床上偶見兩個或幾個共同生活的、情感聯系密切的人發生同一內容的妄想,其中一個是原發的具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其他人受暗示和情感影響對其妄想內容信以為真,產生類似的思維內容和行為反應,這稱為“感應性妄想”,這類疾病稱為“兩聯性精神病”或“三聯性”、“四聯性”精神病。

  按結構是否系統分類 可分為系統性妄想與非系統性妄想。結構嚴密、推理邏輯有系統性的妄想為系統性妄想,反映瞭患者的人格具有一定的完整性和相當的智力水平;多見於偏執性精神病。若妄想內容雜亂無章,結構松散、無系統的推理性邏輯,則為非系統性妄想;多見於精神分裂癥偏執型或一些急性精神病。

  按內容分類 最常見以下幾種:

  ①被害妄想。最為常見。患者覺得其本人或其親屬正在受人迫害,經常有人監視、跟蹤、竊聽、誹謗、誣陷,或有人在其食物、飲水中放毒。受妄想影響,患者可有拒食、逃跑、自殺、傷人等行為。常見於精神分裂癥偏執型。

  ②關系妄想。也很常見。患者認為周圍的一事一物均與自己有關。或認為有特殊意義。見於各類精神病。

  ③誇大妄想。病人堅信自己有非凡的才智、地位或權勢、極多的財富和創造發明,或認為自己出身名門、斷言自己是領袖等。多見於躁狂癥和精神分裂癥,也見於腦器質性精神病。

  ④罪惡妄想。病人認為已犯下瞭不可饒恕的罪惡,應受到嚴厲懲處,等待司法機關逮捕。認為自己不配吃飯、不配做人,因而常有拒食或自殺行為。多見於抑鬱癥,亦可見於精神分裂癥。

  ⑤疑病妄想。病人深信自己已患嚴重疾病、內臟腐爛、腦子已空、血流已經停止、心臟已不能跳動,為此緊張不安。雖經各種檢查說服,病人仍堅信不移。常見於更年期發生的抑鬱癥和精神分裂癥。

  ⑥虛無妄想。病人認為世界或其本人均已不復存在,說他已經死亡,隻剩下沒有靈魂的軀殼。認為世界已經終止,所有的人都已滅亡。見於更年期和老年性精神病、抑鬱癥,偶見於精神分裂癥。

  ⑦嫉妒妄想。病人堅信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對之不忠實,另有新歡,因此註意跟蹤、監視與查問對方每天的活動。甚至傷害對方及其假想的對象。常見於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和偏執性精神病。

  ⑧鐘情妄想。病人認為別人愛上瞭自己,因而眷戀追逐異性,糾纏不休。多見於精神分裂癥。

  ⑨被控制感。或稱影響妄想,指病人感到外界有某種力量操縱他的思想、情緒或動作,這種外力常被形容為某種電子儀器、射線、超聲波乃至人造衛星的影響。常與被害妄想並存,多見於精神分裂癥。

  ⑩被洞悉感。病人感到自己的思維內容雖然沒有說出,但已為他人所瞭解,甚至整個城市、全世界都已知道他的想法。這種妄想常與讀心癥、思維被擴散、被廣播等體驗同時存在。以精神分裂癥最為多見。

  診斷 常要經過調查研究。有些患者妄想內容極為荒謬,當然不難辨認,但有些患者妄想較為系統,有一定邏輯性,似乎“言之有據”,則需進行調查核實,以免將病態誤認為是事實,或將事實誤認為是妄想。有些患者願意訴說妄想內容,則其妄想易於發現。但有些患者不肯輕易吐露,隻肯講給最信任的人聽,則雖有妄想卻不能發現;直到出現沖動傷人等反常行為時始為人們察覺。

  接觸妄想病人,要註意態度和談話方式,既要誘導病人暴露思想,又不能輕許諾言和哄騙病人。切忌與病人作徒勞的爭論。並要防范在妄想支配下發生的出走、自殺、攻擊傷人等意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