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代反對古代醫學權威最激烈的醫學傢。促進藥物化學的發展。1493年10月14日生於瑞士艾因斯德倫,1541年9月24日卒於薩爾茨堡根。由於父親行醫,兒時經常隨父出診。曾學習冶金及化學。1507年離傢到巴塞爾、蒂賓根、維維也納、維滕貝格、萊比錫、海德堡、科隆、費拉拉等多所大學求學。1510年在維也納大學獲醫學學士學位,1516年獲有革新精神的費拉拉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在歐洲及中東遊歷行醫10年,廣泛接觸民間醫生,積累瞭豐富的臨床經驗。大約在這個時期,他自己取名帕拉切爾蘇斯(意為賽過切爾蘇斯──1世紀羅馬名醫)。1527年,因治好巴塞爾城一著名出版商的足部壞疽而醫名大振,被推薦為巴塞爾大學醫學教授,吸引瞭來自歐洲各地的學生。教學中積極宣傳他的醫學思想和治療經驗。反對體液學說和氣質學說,並提出硫、汞、鹽三元質的說法,認為人的疾病系由這三元質比例失調所致。他認為每個器官有自己的操縱者,如果它異常,硫、汞、鹽就會失調。他有豐富的用藥知識。主張努力尋找各種疾病的有針對性的藥物,反對濫用復方。強調自然的治療能力,反對有害的治療方法。16世紀,隨著古典文獻的重視,許多醫學傢把醫學知識當作文字上的學問,而忽視病人和臨床經驗。針對這種情況,他嘲笑經院哲學的醫學傢,主張醫生“必須有豐富的經驗”。他性格古怪,他用德語講課,用極尖刻的語言攻擊同時代醫生和古代權威(綽號“大炮”),甚至當著學生的面焚燒當時仍奉為醫學經典的加倫和阿維森納的著述。這些行為引起瞭許多教授的反對。1528年,在敵手們的攻擊聲中離開巴塞爾。此後一面行醫,一面著書,他喜歡用德文寫作。1536年發表《外科大全》,重新得到名聲和財富。1541年死於薩爾茨堡的客棧,原因不明。他別致的醫學思想在當時和對後世有一定的影響。1530年著文討論梅毒,指出口服汞劑有療效。指出矽肺是吸入金屬蒸汽所致,甲狀腺腫與飲水中的金屬(尤其是鉛)有關,制備過多種含汞、硫、鐵、或硫酸銅的藥物。他也相信占星術。認為藥用植物的外形決定其治療作用。